範朱公子敬

第551章 禦前論兵危(1/3)

    今年是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在大食國首都白達。

    姬照山、嶽仲霈、辜揚來到白達所見情形,是阿拉伯帝國的第二個世襲王朝,阿拔斯王朝,中國史稱黑衣大食。

    中國古史中的大食,是阿拉伯人建立的伊司蘭帝國。大食國建立於唐太宗貞觀六年(632年),亡於宋理宗寶祐六年(1258年)。

    大食曆經六百二十六年,主要有四大哈裏發時期(632-661)和倭馬亞王朝(661-750)、阿拔斯王朝(750-1258)兩個世襲王朝。倭馬亞王朝被中國稱為白衣大食。

    從曆史可知,黑衣大食延續時間長達五百年,在中國擁有如此之長的江山,全在周朝以前。黑衣大食定都白達,於寶祐六年被蒙古旭烈兀西征所滅。

    阿拔斯王室是大食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伊本·阿卜杜勒·穆塔裏卜的後裔,在該王朝統治時期,中世紀的大食教達到了極盛,在哈倫·拉希德和馬蒙統治時期更達到了頂峰。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應黑衣大食哈裏發卡伊姆之召,塞爾柱王朝(1037—1194)開國大王圖格魯克,領兵進入巴格達。

    圖格魯克消滅了由波斯人建立的什葉派王朝——布韋希王朝,廢黜布韋希王朝埃米爾,被大食哈裏發視為救星和保護人。

    哈裏發被迫賜予圖格魯克“蘇丹”稱號,封他為“東方與西方之王”,成為哈裏發的攝政王。從此,黑衣大食所有權力悉歸蘇丹控製,哈裏發僅是象征性的宗教領袖。

    之後,塞爾柱蘇丹索性將宮廷和首都也搬到了巴格達,並在很多公眾場合下讓哈裏發屈居自己的蘇丹位置之下。但隻要哈裏發本人的精神影響力還在,早已微弱不堪的阿巴斯王朝就還保有一絲尚存的希望。

    白達城建立的本身,就是黑衣大食重新訂製伊司蘭世界秩序的標準。白達的繁榮,也完全仰仗哈裏發權力的如日中天。但隨著大食朝廷及哈裏發勢力的衰微,白達的好日子也終於到頭了。

    不過,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的白達之圍,白達守軍成功擊退了塞爾柱人的圍攻,使得黑衣大食哈裏發,得以擺脫塞爾柱蘇丹的控製而獨立。此後,黑衣大食又艱難存活了一個世紀,才被蒙古人所滅。

    白達之圍的解除,是現任大食王穆斯坦吉德之父、穆克塔菲二世的傑作。這場白達解圍戰,唐商們發揮了什麽作用呢?

    當年,夫童是大食王法官潘營的師父,嶽衡是王儲穆斯坦吉德的師父,當然會被牽扯進去。何況商門道家豈是那種隻共富貴不共患難的主?

    白達圍城之戰,由塞爾柱王朝的王位之爭而導致。

    當時,大塞爾柱國蘇丹桑賈爾死後,沒有繼承者,大塞爾柱王朝滅亡。王朝中的穆罕默德二世企圖重建大塞爾柱王朝,他在哈馬丹穩固之後,將目光對準了白達。

    相比西部的大軍閥努爾丁和東方的競爭者馬利克三世,穆罕默德二世的軍事力量是最為孱弱的。

    但是,白達不是具有天險保護的強大要塞。一旦出兵占領,則擁有了兩河地區的賦稅大頭,以及哈裏發不得不簽署的最高委任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