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朱公子敬

第550章 布道大食國(1/3)

    大食國都城白達,大食國王法官珀安營府邸。

    嶽仲霈一麵說,一麵拿起他房間齊備的文房四寶,寫下了潘營和畢益溪五個字。

    潘營看到嶽仲霈的書法,筆挺規整而不失雋秀,歐體透著柳骨,把他高興得連連點頭。看他的藍眼珠子閃動著淚光,激動的點頭,恨不得甩掉大食教的小帽。那種興奮,宛如找到知音一樣。

    看起來,他們對於自己準確的唐名,看得很重,可惜當地人沒人懂得。

    潘營,大食名叫珀安營,三十九歲,大食王法官,相當於中國的宰執重臣。下麵各個邦、國、州總督,其輔弼大臣之首,大多也叫法官。為什麽法官權力如此之大?

    這些人名為法官,很多時候,大食王及地方總督,那些喜歡大權獨攬的家夥,並不設立維齊爾,即首相。一切政務由大食王及地方總督裁決。

    然而,絕大多數事務都涉及法律問題。所以,法官往往與哈裏發及省督在一起共同決策。好多省督及獨立小國,從設立至取消,一直不設維齊爾,隻有法官,這與中原王朝大為不同。

    潘營之所以能夠成長為大食王法官,是因為他是大食王穆斯坦吉德幼年的貼身玩伴,兩人同歲。

    穆斯坦吉德生於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卒於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紹興三十年(1160年)繼位為大食阿拔斯王朝第三十二代哈裏發。同時也是大食教第五十代哈裏發。

    二十年前,夫童道長來到大食建起商神宮之際,受到了第三十一代哈裏發穆克塔菲二世的熱情歡迎。

    當時,穆克塔菲二世四十六歲,已經在位六年。夫童道長已經七十四歲,穆克塔菲二世對夫童以師禮待之。求問夫童關於中國道教要義及商神宗淵源,對中國的太元正商上帝及商天眾神諸仙大感興趣,一有空就深入晤談。

    當時,珀安營和穆斯坦吉德都已經十九歲,穆克塔菲二世就讓珀安營拜入夫童門下學習道教商神宗的經商實戰,讓穆斯坦吉德拜在嶽衡門下,側重學習文韜武略。

    這時候,嶽仲霈給潘營寫下了名字,惹得杜睽羨慕不已,她趕忙湊過來,怯生生的說:“師父,我的名字用唐文該怎麽寫呢?”

    嶽仲霈看她那種期待和敬仰的眼神,心中一顫,生出了一個更大的想法,他要等見到夫童道長再說。

    此時,他用毛筆規規矩矩寫下“杜睽,字雨點,道號刈睿”九個字,並拿著小公主的手,反複教了幾遍。

    杜睽小心翼翼的將這九個字折好,從她的百寶箱裏拿出一個匣子,將之牢牢放入。

    小公主的這個動作,讓嶽仲霈禁不住眼含熱淚,孩子對我華夏文明和漢字的敬意,第一次觸動了他的心窩子,第一次感到了無比自豪。

    不但如此,杜睽跟著嶽仲霈這兩三個月,已經能與他一起說順暢的中原話,交流起來再也不像初開始那樣磕磕巴巴。

    這邊的潘營也一樣,無需姬照山帶來的通譯,他可以與這些大宋來客順利溝通。雖然平時沒人跟他說唐語,初開始接觸客人需要通譯,隻是一頓飯功夫,他就能直接說唐語。

    潘營介紹道:“師父在白達、勿斯裏和毗喏耶三地都建起了商神宮,方丈分別是何頭、武盤、何伊。也就是韓頭領、孫通盤、程第一。已經派人去請何頭,馬上就來。”

    這裏正說這話,門外有人大喊一聲:“無上太一度厄天尊!待我看嶽仲霈在哪裏?姬舶使大駕,當受到大食王穆斯坦吉德召見,為何躲在這裏?”

    潘營大驚,急忙快跑幾步,迎出門去。大宋及藍無裏過來的眾俠也都跟出來。眾人一看,已經九旬的高功老道,身長還保持在八尺左右,果然是中原大漢,他便是何頭道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