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李太後

第1036章 大明的文官與武將(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他指出的退伍還鄉的軍人所遭遇的境況隻是其中一個縮影,或者說隻是重文輕武風氣下所引發的一個問題。

    武人地位本來就低,退伍後就更不用說了,根本得不到他們想要的社會地位與尊重。退伍還鄉後他們毫無用武之地,甚至連生存都成了大問題。

    如此一來,潛伏著很大的不安定因素,他們可不像百姓那樣好說話,一激動可是要動拳頭揍人的。

    朱翊鏐了解,在此之前,那些人會將田地寄在豪強權勢大戶人家那裏,自有人種植。然而現在呢?

    分田地就是旨在打破這種關係,讓百姓手裏都有田地,那分到退伍還鄉的軍人手中的田地怎麽辦?

    他們自己不會種,百姓自己手中又有田地,不想租,寄田更不存在了……那讓他們這群人怎麽辦?

    這正是朱翊鏐提出的問題。

    嚴永凡肯定想的沒有他多,現實也確實沒有解決,都已經說了嘛,與錦衣衛差點幹起來了,肯定是借助武力將他們暫時壓著。

    但毋庸置疑,這個問題終究需要麵對需要解決,而且是全國性的問題——涉及到治軍——至於到底如何整改,朱翊鏐還真感到頭疼。

    大明中後期的軍事窳敗可謂盡人皆知,其敗壞的程度讓人難以想象。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在嘉靖中後期,一支六十人左右的海寇登陸後深入腹地,如入無人之境到處殺人越貨,越過杭州北新關,經淳安入安徽歙縣,迫近蕪湖,圍繞南京兜了一個大圈子,然後趨秣陵關至宜興,退回至武進。雖然最後被殲滅,但他們殺死殺傷的竟有四千多人,而當時留都南京駐有多少軍隊呢?十二萬。

    這樣的軍事行動,在世界戰爭史上極為罕見,讓人難以想象。

    大明軍事敗壞的程度可見一斑。

    理論上,十六世紀中葉,日本這樣一個島國能夠嚴重威脅到東南沿海各省的安全,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在朱翊鏐看來,他倒是覺得以大明的實力應該越海進攻小日本才對。

    當時的日本不僅地狹人稀,而且幾十年來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權,內戰頻仍,法律與綱紀蕩然無存。

    而大明王朝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中央指揮地方如身之使臂,同時據記載,大明擁有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軍隊,將近兩百萬。

    然而這隻是假想,至少朱翊鏐覺得目前是假想,即便曆史在他手中已經悄然改變,仍然是假想。

    因為大明可用的軍隊少,而野戰軍的戰鬥力與農村的民兵幾乎相去無幾。

    這才是現實。

    要想攻打小日本,必須先治軍。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