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呂布

第839章 大明崇禎十一年(1/2)

    已經習慣了征戰四方、枕戈待旦的日子,這幾年老是憋在京城裏處理那些繁瑣至極、永遠也處理不完的政務,早就把李悠給憋壞了,而且虎符也似乎沒了消息,遲遲不肯給他發布任務,現在眼見著大戰將起,自己卻不能領兵出戰,李悠心裏難免有些鬱悶。

    可這也是逼不得已的事情,現在天下方定,需要他處理的事情多不勝數,而且哪些將領也需要有建立功勳的機會,像是討伐蜀中這樣的小陣仗李悠都要禦駕親征的話,恐怕就連這些將領也會感到不滿了吧?身為君上也應該給下屬建功立業的機會,所以李悠才將這次領兵的任務交給了周伯符和許光,今後恐怕隻有進軍漠北或者攻入河東道的時候他才有機會再次披掛上陣、禦駕親征了,而那將會是在蜀中徹底平定之後的事情。

    “這幾日你和學堂裏請幾天假,隨朕一起到總參謀部看看率軍征戰到底是怎麽一回事。”李悠將心中的鬱悶暫且放下,轉而利用其這個難得機會教導起李玨來,古語有雲:國之大事,在戎在祀,身為一國之君決不可對戰爭一無所知。

    他可以不懂帶兵打仗,但一定要明白戰爭到底是怎麽一回事,戰爭的勝負又涉及那些方麵,身為一國之君要采取什麽樣的做法才能讓己方在戰爭中占據有利的地位,而這一切光看兵書遠不如去總參謀部來的直觀,李玨現在正是吸取知識最旺盛的年紀,提前給他灌輸正確的理論和觀念大大的有益。

    那有男孩子不對戰爭充滿憧憬的,所以一聽到有這樣的機會,李玨當然高興,唯有周南卻有些心疼孩子,生怕那些粗魯的武將衝撞了李玨,但是一想李悠也會和他一同前往,就徹底放下了擔憂。

    “臣等拜見陛下,拜見秦王殿下!”換了一身親王服飾的李玨氣質大變,小小的年紀就有了幾分威嚴,待眾人行禮結束之後微微回禮。

    “小王此來乃是為了向諸位將軍了解征戰的要點,諸位無需顧忌小王,隻需和往常一般行事即可。”李玨條理清晰的說道,眾人領命而去,繼續圍著沙盤討論起作戰的細節,另外他們也安排了一名機靈的參謀陪在李玨身邊給他耐心地解釋著其中的關鍵。

    漸漸地眾人進入到工作狀態,似乎忘了李玨的存在,大聲的發表著自己的看法,李玨卻不以為忤,而是耐心地聽著他們的言語,並且時不時向參謀提出自己的疑問,“敢問為何許將軍、周將軍他們說了半天也沒說到行軍布陣、謀劃用計的事情?而是一個勁兒的在討論糧草的供應、道路的通暢?”

    聽起來和自己在話本小說裏、說書先生口中所見過的那些智謀百出的統帥完全不一樣啊?反倒是...反倒是像個錙銖必究的商人?這就是李玨對他們的初始印象。

    “殿下,所謂妙計百出不過是說書先生的胡言亂語罷了,真正能夠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卻不是這些,而是將士們能不能吃飽飯、有沒有精良的裝備、合格的訓練。”參謀如實答道,“戰事勝負的關鍵有一半在後勤、三分在訓練、一分在情報、最後的一分方才是臨陣指揮,以我嘉州軍的實力,隻要保證糧道通暢,蜀中的軍隊就根本不是對手,而周將軍和許將軍他們現在商議的正是如何保證這一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