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呂布

第761章 封賞(2/2)

    “本官現冊封許儀後為錦衣衛百戶,賞銀千兩,另在江西吉安以許儀後之名建義學一座,購置田產若幹以供義學之需。”李悠隨身攜帶著不少大明朝廷提前給的空白告身,而且這個錦衣衛百戶也並非實職,而是寄祿官,隻代表許儀後可以享受正六品的政治待遇以及俸祿,並非真的加入錦衣衛,所以可以輕鬆贈與。

    另外這一千兩銀子乃是為了許儀後在薩摩藩生活的更好,至於最後的義學與學田乃是考慮到許儀後已然無法衣錦還鄉了,那麽這座義學就是為他在家鄉吉安揚名而建,今後凡是江西吉安的讀書人,都將感謝許儀後今日的所作所為,將來若是要修縣誌府誌,都少不了要有許儀後的篇章。

    錦衣衛百戶代表了朝廷對他的肯定、個人地位的提升,在這個時代大明在東亞還是毫無爭議的天朝上國,許儀後有個大明官員的身份,就是島津義久他們恐怕也不敢輕易怠慢;一千兩銀子乃是物質上的獎勵,這筆錢財已經足夠許儀後安享晚年了,給的再多恐怕就不一定是好事了;義學為的是造福鄉裏、留美名與後世,李悠的這三項獎勵可謂考慮周全,當即許儀後就感激的淚流滿麵;李悠本想叮囑許儀後留意薩摩藩對琉球國的覬覦,但是想到他為大明所做的事情已經夠多了,朝廷實不宜要求更多,因此轉而安慰起了許儀後。

    “比起先生對大明所做的種種,本官所能給的是不足報答其萬一。”如果沒有許儀後的那份報告,或許大明縱使依舊可以戰勝豐臣秀吉的軍隊,自身的損失和傷亡也會遠勝於此,李悠的這一番話倒也情真意切。

    封賞宣讀完畢,李悠繼續配合許儀後宴飲,宴席上還專門找了幾個出身江西的軍官作陪,用當地鄉音說些家鄉的事情,讓許儀後再次為之淚流滿麵;這番宴飲一直到太陽落山方才結束,眾將士又送了一些大明的器物給許儀後,派遣船隻將他送回薩摩藩。

    當得知了許儀後受到的賞賜之後,島津家不敢怠慢,連忙要晉升許儀後為薩摩藩的官員,可是許儀後卻以自己乃是醫生為由拒絕了,島津義久隻好賜了他千石的封地,這比起願史來卻要多了一倍有餘,其後許儀後就在薩摩藩安度晚年,最終壽終正寢。

    第二日,見薩摩藩輸送糧草銀兩的速度還算合格,李悠就放下了警惕,以免派遣船隻將繳獲的銀子送往京城,給萬皇帝看看自己這段時間的辛苦沒有白費,以換取萬對自己的支持,另外讓宗義智去邀請島津義久和島津義弘兄弟前來船上敘話。

    如今自己介入倭國事物的計劃已經開啟,也該是時候對這些倭國的大名們進行分化了,要是五大老、五奉行和諸國大名團結一致,自己這三萬多的人馬可是完全不夠用的。(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