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呂布

第444章 反殺(1/2)

    “張韓,你去宋軍大營一趟,勸勸你那位叔父,眼下大宋已經事不可為,若他肯重歸於我麾下,我必會向陛下奏明他的功績,日後榮華富貴自不待言。”見文天祥並不肯合作,張弘範雖然覺得有些可惜,但也沒發落與他,而是找出了另外的人選來承擔勸降張世傑的任務。

    張韓,乃是張世傑的侄子,可惜叔侄倆人卻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如今張世傑在大宋貴為樞密副使,張韓卻隻能在張弘範麾下擔任小官,不過張韓卻沒有絲毫羨慕,因為他知道隻要明日張弘範大軍開始進攻,那麽他的叔父就唯有死路一條。

    “末將遵命。”張韓知道忽必烈對文天祥、張世傑還有陸秀夫等人都比較重視,不同於隻懂得殺戮的鐵木真,忽必烈頗為注意對漢人的籠絡,如果張世傑歸降,雖然不大可能讓他繼續領兵,但高官厚祿還是少不了的,張韓也希望自己能得到這一功績,從而得以進入忽必烈的視野,升官發財,所以冒險接受了這一命令。

    接受了張弘範的命令,張韓乘坐小船進入宋軍的營地,報上身份來曆,很快被宋軍士兵帶到了張世傑麵前,“小侄張韓拜見叔父,多年不見如今叔父身體依然康健,小侄深感欣慰。”

    “起來吧。”張世傑表情複雜的看著多年不見的侄兒,他們倆人乃是至親的血脈,如今卻站在了戰場的兩邊,真是世事無常,或許猜出了張韓的來曆,張世傑並未敘舊,而是直接問道,“說罷,張弘範讓你來有何目的?”

    “叔父,大將軍勸您早日歸降,若是您肯歸降,大將軍一定會......”張韓愣了下,隨即說出張弘範臨行前的叮囑。

    話還沒說完就被張世傑打斷了,“若我想投降,又何必等到今日?”或許是想起了昔日在張柔麾下效力的時光,張世傑歎了口氣說道,“仲疇(張弘範的字)年青的時候,我與他也曾一起征戰,隻是世事難料如今我們卻要各自領軍對壘了,我等各為其主,來日縱是死在戰場之上也算得上是死得其所。你回去告訴他,到時候我們戰場上見吧。”

    張韓還待再勸,張世傑的語氣突然變得嚴厲起來,“勿用再多廢話,快回去將我的話轉達給張弘範,下次若敢再來,就休怪我不念叔侄之情了!”

    無奈之下張韓隻好返回,將張世傑的話轉達給了張弘範,張弘範聞言歎道,“張世傑頗有軍略,死在此處卻是可惜了。”

    讓張韓退下,張弘範叫來自己的兒子張珪,遠遠地眺望著宋軍的營地,大約兩千多艘船隻被鐵索緊緊連在一起,猶如城牆一般拱衛著岸上的行宮,無數旌旗迎風飄揚,乍看上去軍容倒也威武。

    “我打算明日就發動進攻,對於此戰你有什麽看法?”張弘範完美的繼承了她父親張柔的軍事才華和官職,他希望張珪也能像自己一般,因此臨戰前也不枉檢查他的準備。

    “乍看起來宋軍營地似乎極難攻破,其實卻不然。”張珪顯得胸有成竹,“以鐵索將大船鏈接,這或許是張世傑害怕有人臨戰逃脫,課業給我們留下了機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