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呂布

第443章 崖山(1/2)

    “近些年來,李庭芝、薑才、苗再成、趙孟錦、陳文龍、劉聲伯、秀王趙興榫等朝廷重臣盡皆故去,文丞相先敗於李恒之手,後為張弘範所俘;陳丞相前去占城借兵卻久久不歸,而張弘範則率領大軍由潮州直逼崖山,我等該如何是好啊?”大宋祥興二年,崖山的行宮之中,垂簾聽政的楊太後憂心忡忡的問道。

    正如她方才所說,如今大宋的形式已經岌岌可危,自從三年前忽必烈采納伯顏的的策略發動滅宋之戰,元軍分三路進發,右丞阿裏海牙攻湖南,都元帥宋都帶、左副都元帥李恒、漢軍萬戶武秀、張榮實取江西,以切斷大宋東西聯係;行省左丞相阿術率軍攻揚州,阻淮東宋軍南援;伯顏率主力直取臨安。

    十月,伯顏於鎮江分兵三路南攻;參政阿剌罕、四萬戶總管奧魯赤等為右路軍,率步騎自建康經溧陽、廣德攻獨鬆關;同行中書省事董文炳、萬戶張弘範、兩浙大都督範文虎等為左路軍,率舟師經江陰軍、許浦,由海路趨澉浦;伯顏與右丞阿塔海率中路軍向常州、平江進發,並節製諸軍,會師臨安。

    翌年二月,宋恭宗趙顯率百官於臨安降元。伯顏取謝道清手詔,招降未附州縣。淮西製置使夏貴以淮西降元。淮東製置使李庭芝堅持抗元至七月,應流亡政權之召,欲訊海南歸,副將朱煥以城降元,李庭芝、薑才等被俘殺,淮東盡為元軍占領。江西、湖南的李恒和阿裏海牙也接連取勝,短短數月之間,大宋就失去了大片的土地。

    五月,陳宜中、張世傑、陸秀夫、文天祥等在福州擁立益王趙昰為帝,改元景炎。封廣王趙昺為衛王,陳宜中為左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張世傑為樞密副使,陸秀夫為簽書樞密院事,文天祥為樞密使、同都督。遣將向江西、兩浙南部進兵卻接連失敗,張世傑被迫擁趙昺、趙昺逃往海上,文天祥兵敗被俘,西川行院使不花率軍攻破重慶、夔州、合川,四川也盡為蒙元所有。

    到了去年四月,宋帝趙昰卒,張世傑、陸秀夫又擁立趙昺為帝,徙至厓山。六月,忽必烈命張弘範為蒙古、漢軍都元帥,率水、步騎軍2萬由海道南下,都元帥李恒率步騎由陸路南下,會殲大宋殘部。十一月,張弘範由海道襲漳、潮、惠三州。李恒率步騎越大庾嶺入廣東,取英德,占領廣州,眼看著就要攻到崖山了。

    此前在臨安還可以退到福州,從福州還可以退到崖山,可是到了崖山還有課出可退?前往占城求援的陳宜中久久沒有消息,他們的最後一條退路也因此斷絕,楊太後自覺如今大宋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似乎再無出路可走。

    “太後,蒙元長於陸戰而弱於水戰,如今我大軍駐守崖山天險,水路之左右兩側有高山對峙,宛如一道黝黑的臣大鐵門。港口背後亦有險峻之高山屏障,蒙元想從陸上攻擊的話,實在是不太可能,惟一的作戰方式隻有從海上發動攻擊一途而已,而在海上那些蒙元騎兵沒了用武之地,隻會淪為我大宋的刀下之鬼。”樞密副使張世傑出言安慰道,隻是他這些話恐怕連自己都不信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