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董小凡

4107.第4107章(1/2)

    醫藥和醫療設備市場,在中國的前景,無疑是巨大的。就象當初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公司一樣,誰選擇了中國市場,誰就領導未來市場的走向,奠定他們的霸主地位。

    其實很多外國醫療機構都十分看好中國市場,但是他們由於這技術壁壘等諸多問題,不得不放棄在中國的發展,這就直接導致了他們在發展當中一再遇到瓶頸的原因。

    在短時間內,肯定是無法打破這種技術壁壘等諸多問題,唯一的解決途徑,隻有一條,就是中國要強大。一旦中國崛起,任何阻力都不是問題。

    當今世界上,很多西方國家非常擔心這個問題,擔心中國崛起之後給他們經濟和軍事領導地位帶來的衝擊,因此,總在挖空心思製造各種麻煩。

    其實,他們害怕的,不隻是一個中國,還有正漸漸興旺發達的巴西。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這種思想和行為,是齷齪的。是一種妒忌和害怕,沒有容人之量的表現。因為害怕別人崛起而打壓,這種行為實為不恥,但事實上,卻真正存在。

    張一凡和徐前進分析這些,徐前進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做為一個經濟大省的領導人,他漸漸也有了些認同。可他從來就沒有如此深切地跟張一凡聊過,象這種情況下的談心,最容易引起共鳴。

    徐前進明白了,原來張一凡和他的家人,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什麽名利,而是為了祖國的崛起。以前很多人都這麽認為,張一凡的努力,隻是為了更好的再進一步,為自己的前程牟取政治資本。而董小凡對祖國的貢獻,也隻是為了張一凡在仕途上的發展做鋪墊。

    這些看起來,都那麽順理成章,所以很多人都這麽膚淺的認為。

    如果不是今天的談話,徐前進怎麽也無法明白,一個人的思想,能有這麽崇高和偉大。如果說張一凡以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做秀,那麽今天這番談話中,他完全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種從高端看待中國,看待世界問題的心態。

    中國崛起,需要多少代人的努力與付出,從經濟適用房改革,醫療改革,到汽車工業的發展,這都說明了張一凡的深謀遠略。徐前進在想,以往在政治鬥爭中,又有誰會考慮到這些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