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鋒趙可兒

437.第442章 萬億大佬(大結局)(2/2)

    “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是要先從頂層設計入手,先解決公司治理結構和文化整風的問題。”

    華為在01年時候到兩萬人,任正非發表《華為的冬天》,一個企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追求長遠地,持續地實現人均效益增長。

    阿裏09年到兩萬人,十八羅漢集體辭職重新應聘合夥人,跟華為07年搞的七千人大辭職很像,讓工號20000以內的集體辭職重新競聘上崗。

    導致CEO衛哲、COO李旭暉因此引咎辭職。馬雲當時的表態是:誠信是阿裏巴巴最重要的價值觀之一,任何違背我們文化和價值觀的行為都不能接受。

    當年衛哲位置跟今日蔣凡很像,很多人會用馬雲和張勇對這兩位高管的不同處理方式,來觀察兩位CEO的區別。

    我認為衛哲的問題是價值觀問題,蔣凡的問題是私德問題,性質不同。公司內出現問題,在確保大方向正確的前提下,還需要調整組織架構和改進文化來做係統性的糾正。

    都說慈不掌兵,的確在企業裏麵去平衡各方利益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尤其當你的性格本身是一個很軟的,或者說我是和平主義者的時候。

    10年的馬化騰可能跟12年的李彥宏有同樣的問題,隻不過在3Q大戰後被打醒了。

    在QQ已經做得非常好的情況下,還是讓微信做出來,然後還能夠持續保持對微信的資源投入,這件事在很多公司是很難做到的。

    能夠去發現誰牛逼,甚至誰牛逼,就去選擇這個新產品,這對管理層挑戰是非常大的,要求他們敢於做決策,敢於分析。

    騰訊是被360刺激的,快手是被抖音打醒的。在被抖音趕超一年後,快手在19年也宣布要告別佛係。

    因為宿華和程一笑對快手現狀並不滿意,鬆散的組織、佛係的態度,讓他們寢食難安,認為必須要改變,反思自己一直忽視組織建設。

    已經不是跑得最快的那支隊伍,在長大的過程中,肌肉開始變得無力,反應變慢,我們與用戶的連接感知在變弱。

    麵對無數前車之鑒,我們反思的結果是:號召全員進入戰鬥狀態,開啟未來之門。

    將變革組織、優化結構,一直以來想成就一款偉大的產品,那麽現在我們更想成就一家偉大的公司!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