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鋒趙可兒

416.第421章 全是人多惹的禍(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最經典的還是蘋果手機,每年各種百億補貼,但人家官方居然從來沒有正式授權過?

    說起車,沈鋒突然想起一個問題道:“現在京城一個普通車牌多少錢?”

    李南君一愣,忍不住笑道:“去年已經破十五萬,今年妥妥的奔二十了。”

    沈鋒一撇嘴,不愧是一線城市,都能買一輛帕薩特了。

    這個話題李南君深有體會道:“搶到車牌隻是第一步,必須還要有車位吧?”

    “現在市麵很多新小區,銷售員都喜歡把小區的車位配比掛在嘴邊。生活在大城市,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曆過在老小區裏搶車位這一緊張又刺激的停車環節吧?”

    “現在我買房,第一個問就是有沒有車位?”

    沈鋒也感同身受,別說北上廣深,就是現在的四線老家,想停個車都不容易!

    因為小區停車位這件事,和買房的邏輯上有些相似,但更多的是兩者之間巨大的差異。

    有人抱怨現在那些高端小區的車位賣得比車還貴,簡直就是搶錢。

    可有沒有想過:你們家擱冰箱的那塊地板,真要折算成房價,也比冰箱貴幾倍吧?

    消耗品與不動產,

    根本就是兩個完全不同概念。

    李南君感歎道:“特別是大城市,對於車位該不該買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的,並不是為什麽要買車位?”

    “而是為什麽沒有覺得車位是一個值得買、必須買、要趕緊買的商品?”

    見老板好奇,解釋道:“對於現在市麵上很多的新盤項目來說,車位已經成為它們整體虧損的罪魁禍首。”

    “畢竟在大多數人的潛意識還是會把一個小區的停車位,看做是地上畫的一個框而已,就這麽一個框,長度不過2.5~3米,寬5~6米,區區彈丸之地,憑什麽敢賣幾十萬?”

    “事實一個停車位的真正麵積,還包含車位的那些框框、行車道、出入口坡道、設備用房、人防設施、消防泵房……”

    “還有柱間、牆角等無法利用的邊角料,平均到每輛車停車麵積一般在30~35平米。”

    “而地下停車場的建設成本則要比建在地上成本更高,要開挖土方,要做支護工程,要排水,然後單位麵積的鋼筋含量、混凝土含量等指標都要遠高於地上建築部分……”

    “一個地下停車場,越往下成本往往越高。整體平均下來,每個車位的平均成本可能高達3000元/㎡左右,一個包含公攤在內的平均麵積35平方米的停車位,輕輕鬆鬆10萬 ”

    沈鋒還真沒了解過這些貓膩,人家開發商做項目,各種銷售費用、貸款利息、行政開支和各項稅金的成本,如果最終分攤到每平米可出售的麵積當中,車位的確也是一塊。

    雜七雜八算下來,一個車位怎麽著也得賣個15萬 吧?

    以前三五萬一個車位的人偷著樂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