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98

第1050章 狂妄(1/2)

    藍鯨集團的財務大臣李燕,在江洋的授權下拿到了藍鯨控股集團,白鯊跨國投資公司以及唐人礦業等共計6家公司的全部資產證明。

    李燕第一時間去了華夏財務辦,直接越過銀行,以超巨額的資產做擔保和抵押,拿到授信背書2000億元,被擔保方隻有一個公司——藍鯨支付。

    授信背書不可以套現,隻是一種信用證明。

    也就是說,藍鯨支付可以用這個授信去做2000億以內的事情,所有需要抵押,擔保,或者提前交納保證金類的業務,藍鯨支付都可以使用這筆權限,直到2000億全部使用完畢。

    聽起來很巨大,但其實賬麵上並沒有多一分錢。

    這麽做的目的,是為了完成藍鯨支付的下一個動作。

    貸款。

    有了這筆超巨量的信用額度,藍鯨支付可以跟銀行一樣,對外開展分期支付的業務。

    買房,買車,甚至買一台手機,洗衣機,電視機或者冰箱,都可以在藍鯨支付上享受分期付款,且執行這項業務,並不需要銀行係統去擔保,也不需要銀行係統去做背書,隻需要在規定的利率範圍內就可以了。

    前提,是總交易量不能超過2000億。

    這隻是授信的首次額度,如果藍鯨支付的運營完善,用戶的滿意度高,交易度平穩且不出安全隱患的話,額度還可以再次追加。

    李燕告訴江洋,如果藍鯨支付運營的好,那麽下一次追加授信最少2000億起步。

    江洋認為,額度不大,但是去運營當今的市場已經足夠用了。

    藍鯨支付的分期付款業務,是為了加大用戶的粘性。

    如二次消費,推薦消費,以及依賴性消費。

    更關鍵的是,這項業務的出現,對白鯊進攻的二級市場有著質的飛越和提升。

    二級市場的產品都是些“大件”。

    房子,汽車,家用電器,手機,以及各種機械的高精尖配件,包括農用三輪車的發動機等,動輒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幾十萬元。

    這種大額的交易和支付,如果想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對人們的生活影響還是巨大的。

    最起碼很多家庭做不到,這就無形中放棄了一些有可能成為客戶的消費者。

    這些消費者很有可能在未來成為競爭對手的忠實客戶。

    市場瞬息萬變,誰都說不好明天發生什麽。

    江洋要從根源上斷絕這種可能性。

    今天沒放跑一個客戶,明天就有可能成為滋養敵人的肥料。

    分期付款可以彌補這個缺陷,把所有的潛在客戶盡可能的提前挖掘出來,培養成藍鯨的用戶。

    如果可以,他希望這些用戶可以跟隨藍鯨一輩子。

    生老病死,吃喝拉撒,日常購物,甚至等死了以後火化,用的骨灰盒和墓地也是藍鯨的。

    此時的藍鯨,要的就是這樣的將來。

    這是一筆史無前例的超體量業務,也是一筆肥的流油的業務。

    銀行很快看到了這一點,開始紛紛找上藍鯨集團,表示雙方在這種業務上可以合作。

    這種授信背書,銀行也能給,並且可以給的更多。

    比起藍鯨支付,銀行在百姓麵前更有說服力。

    麵對各種銀行行長的登門拜訪,江洋全部都委婉拒絕了,有的甚至直接讓徐誌高去跟他們打馬虎眼。

    直到華洲銀行總行的行長宋利民來臨時,江洋親自接見了,並且給他在頂層的超大會議室內,把全公司的員工全部聚集在了一起,召開了一次隆重的“歡迎儀式”。

    宋利民很高興,他為藍鯨給他這樣的待遇而感到自豪,也是暗暗中鬆了一口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