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逆之呂布新傳

第103章:汝南袁氏(二)(2/3)

    三子袁敞,字叔平,少傳《易經》教授,襲父任為太子舍人,受到皇室的器重。袁敞為人剛勁廉正,不阿權貴,在士林中口碑有加。和帝時,曆任將軍、大夫、侍中,出為東郡太守,征拜太仆、光祿勳,安帝元初三年(公元116年)升任司空,這是汝南袁氏的第二個三公。

    袁敞生子袁盱,曾為光祿勳。袁盱孫袁遺,漢末為山陽太守。

    袁京及其後裔是汝南袁氏一門中發展最著者。袁京生子二,長子袁彭,次子袁湯。

    長子袁彭,字伯楚,少傳父業,以學問自重,任官時粗袍糲食,被譽為有清潔之美。曆任廣漢、南陽太守,順帝初為光祿勳。

    次子袁湯,字仲河,從小濡染於家學環境之中,品行出眾,遠近的儒士無不稱道其節。桓帝時為司空,封安國亭侯,食邑五百戶,累遷司徒、太尉,是汝南袁氏第三個三公。

    袁彭生子袁賀。袁賀,字元服,袁賀出生的那天,安帝正在舉行元服儀式,百官都趕去祝賀。這時候祖父袁京聽說長孫出生了,高興他的出生適逢佳會,就給他取名字叫賀,自元服。袁賀後來官至彭城國相。

    袁賀生三子:長子袁閎,字夏甫;次子袁忠,字正甫;三子袁弘,字邵甫,俱有節操。

    袁閎字夏甫,小的時候品行就很好,長大了以耕學為生。黃巾起事之時,攻沒郡縣,百姓驚散,袁閎坐在那裏誦經,屁股都不動一下。黃巾賊大驚,相互約束不進他的家門。藏到他家避禍的百姓都得以免遭大難。

    袁湯的這一枝兒貴盛無比,堂叔父袁逢和袁隗常常接濟一下這個君子固窮的堂侄,都被他拒絕了。袁閎看得很明白,中官用事,天子昏庸,民怨沸騰,這些都是天下大亂的征兆。他對自己的幾個堂兄弟說:“汝南袁氏的後代,已經不能憑借德行守住先祖的福澤,專為豪奢,與亂世爭權,真像春秋時期操縱晉國的卻氏三族呀。”

    他打算歸隱深山,但是母親太老,於是就挖了一個環繞庭院的地下室。他進去以後就讓人把出口堵死,隻留個窗口讓家人送飯。讓後讓家人放出風去說自己已經歸隱山林。十八年後,袁閎卒於地下室。

    袁閎的預言在二十多年後應驗了,他自掘墳墓,埋葬了災難也埋葬了自己。

    袁忠,字正甫,與同郡範滂是朋友,都因為黨錮之禍受了牽連。初平年間被任命為沛相,竟然乘了一輛極其簡陋的車子去上任,在任的時候一廉潔自守著稱。天下大亂的時候,袁忠正在會稽上虞做官,乘著一艘用竹席遮蓋的小船去見王朗,看見王朗左右僮從都穿著皆青絳采衣,非其奢麗,立刻托言自己突然病了,立刻退下。後來孫策攻破會稽,袁忠乘船跑到海南,又從海南跑到交址。獻帝遷都到許昌的時候,征召他做衛尉,沒有去,同年死了。

    袁弘,字邵甫,一自己出生豪門為恥,就改了名字自己走路去上學,一生不應征辟,最後死在了家裏。

    袁忠有一子袁秘,字永寧,為郡門下議生。黃巾起,秘跟隨太守趙謙進攻黃巾,戰敗。袁秘與功曹封觀等七人奮起自衛,都戰死在陳郡,趙謙才得以免死。皇帝詔令封袁秘等七人“七賢”的稱號。

    汝南袁氏一門中袁彭這一枝兒,都恪守了袁良的祖訓,累世經學,清廉自律。

    袁湯這一枝兒就全然不同了,鍾鳴鼎食,已經是一派富貴氣象。

    袁湯生三子,長子袁成,次子袁逢,三子袁隗。

    長子袁成,做到左中郎將,早亡無子,袁逢將庶子袁紹就過繼給袁成為嫡子。

    次子袁逢,靈帝朝任司空,曾為三老,受到朝廷的特別優待。

    三子袁隗,先於袁逢曆任三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