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李慶安荔非元禮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攻取石國(下)(1/5)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攻取石國(下)

    穆斯林的答複讓曼蘇爾十分失望,因為什葉派的叛亂,唐軍戰俘已經被送到卡爾巴拉開采銀礦去了,看來他隻能再跑一趟卡爾巴拉了。

    這時,阿布.穆斯林笑道:“殿下,什葉派的叛亂基本上已經結束了,我也正準備回庫法向哈裏發述職,不如我們一起回去。”

    穆斯林回去述職固然是一方麵,但另一方麵,他要與唐軍正式開戰,必須要得到哈裏發的授權,可如果他走了,而曼蘇爾留在河中,極有可能哈裏發就會授權給曼蘇爾,那可不是他所期望的。

    他取過一本唐軍戰俘的名冊,笑道:“這些戰俘中確實是有三十名工匠,能釀酒、造船、鑄錢,或許真有人會造紙,如果你殿下有興趣,這三十名工匠我全部給你。”

    曼蘇爾欣然點頭道:“那好吧!我們明天就出發。”

    穆斯林對齊雅德笑了笑,這笑容裏的意思,就是對付唐軍的戰爭準備交給他了。

    夜,浩浩蕩蕩的唐軍隊伍一輪皎潔的月亮下快速行軍,前方三十裏外便是拓枝城了,唐軍並沒有全部開向石國都城,而是在金雀河邊紮下了大營,僅由崔乾佑和荔非元禮率一萬軍前往拓枝城,這是一個試探性的進軍,日益複雜的局勢和石國不明朗的態度讓李慶安深為警惕,這個時候,任何掉以輕心和大意對唐軍都會是一次致命的打擊。

    此時,對曆史的先知先覺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曆史的軌跡已經發生了偏移,高仙芝在吐火羅的一場戰役改變了怛羅斯戰役的誘因,曆史上的怛羅斯戰役是唐軍對石國的鎮壓,使大食對唐軍真實意圖產生了焦慮,從而戰爭被引發,多多少少帶著一種偶然性。

    但現在不是了,高仙芝在吐火羅的失敗已經注定兩大帝國對河中地區爭奪的公開化,東西方兩大帝國的碰撞不會有任何懸念,石國特殊的戰略位置注定它會成為大食的東方橋頭堡,同樣,它也是大唐帝國西進的第一站。

    對石國的爭奪或許會從怛羅斯這座小城開始,但戰爭的意義已經完全變了,曆史上的怛羅斯戰役是一次終結,是大唐帝國乃至漢民族徹底失去蔥嶺以西的終結,而這一次的戰役卻是一次開端,是從兩漢時代漢民族對蔥嶺以西探險性的出征,到今天以集團作戰方式進行爭奪的開端。

    但這種大規模地出征一個陌生的地域,注定每一個細節都不會是平坦的,水銀般的月色傾瀉在大地上,清涼的夜風吹拂著茫茫無際的草原,在拓枝城以東二十裏外,有一片遼闊的黑森林,平時這裏是人跡罕至之地,但今天晚上,這片森林內卻變得格外的詭異,一團巨大的殺氣將整個森林都籠罩住了。

    這時,一隊唐軍斥候向森林飛馳而來,唐軍大隊已經在十裏之外了,這片森林便成為唐軍斥候關注的重點。

    “秦旅帥,我們要不要進森林去看一看?”一名斥候大聲問道。

    秦旅帥便是斥候秦海陽,崔乾佑奪取碎葉後,論功行賞,秦旅帥便從隊正被崔乾佑提拔為旅帥,手下有了一百名弟兄。

    對秦海陽的這次提拔,安西軍判官韋歆是持反對的意見,理由是秦海陽曾屢犯軍規,韋判官手中無疑有著秦海陽完整的履曆記錄,也包括他的一些不光彩的過去。

    天寶三年,秦海陽便是於闐軍鎮的一名斥候旅帥了,正是他飲酒誤事,致使一隊吐蕃哨兵成功地越過封鎖線,進了唐軍的軍事區範圍探查,那一次,秦海陽被當時的於闐兵馬使輕饒了,重打五十軍棍,降職為隊正,第二年,秦海陽又率手下私奪幾名胡商的財物,因分贓不均被告發,那一次他被重打一百棍,囚禁三個月,直接降為小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