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荒野到殿堂

第二十一章 釣魚的樂趣(1/2)

    說起流經村前的這條河,劉耀祖對它了解並不多。唯一知道的,便是這條河水源都來自大山。跟其它大江大河相比,這條村河自然沒什麽名氣。

    值得慶幸的是,即便大風大雨的情況下,他也沒聽說村前這條河,給村裏帶來過什麽災難。反倒是雨水不足的年份,村民沒少用河裏的水澆灌田地。

    明溪河,便是村裏人對它的稱呼,至於是誰給它取的這個名字,那劉耀祖自然也是不得而知。可這並不妨礙,村裏人跟他在明溪河裏垂釣。

    相比早年來河裏釣魚的人,近些年留在村裏的人,反倒很少來河邊釣魚。一來覺得河裏魚不多的同時,不少村民覺得釣魚浪費時間,還不如進山搞點山貨。

    用賣山貨的錢,再去集市買魚吃,無疑更省心省事。畢竟,釣魚是件需要有耐心的事。碰到魚情不好的時候,時間搭進去不說,還要掛個空軍回家。

    抵達河邊,沿著河岸找尋一番,最後劉耀祖選中一處水流稍緩,而且深度比其它地方更深的河段。要說河裏藏魚的地方,深水區應該比淺水區更能藏魚。

    將帶來的漁具準備妥當,仔細看了看選擇的釣位,劉耀祖隨即道:“聽說釣魚之前要先打窩,那先試試也無妨。說起釣魚,我好像也是個新手,沒啥實戰經驗啊!”

    自說自話的劉耀祖,在選定釣位之後,也沒忘記將攝影器材安放好。為確保拍攝角度更清晰直觀,他都使用多鏡頭,後期在進行精剪,確保視頻看起來更舒服。

    從城裏買來的窩料,劉耀祖掏出一把灑進身前不遠處的河裏。看到窩料已經入水,他開始取出餌料進行調配。相比掛蚯蚓,這種餌料似乎更清潔幹淨。

    用蚯蚓釣過魚的人都知道,穿蚯蚓很容易沾到蚯蚓身上的粘液。每穿一次,捏蚯蚓的手指就要被粘一次。要是不立刻洗幹淨,過段時間手就變得粘乎乎。

    相比之下,這種香腥類的餌料,則不存在這方麵的問題。買之前,劉耀祖也跟店主詳細詢問過餌料配製的方法。加上突擊學習的視頻,也算理論經驗豐富。

    想起白天看過那些戶外釣魚的視頻,劉耀祖也很感慨道:“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現如今釣個魚,也有這麽多名堂。魚杆千奇百怪不說,餌料也是五花八門啊!”

    將購買的餌料倒入塑料盆,按比例加水攪拌。知道餌料吸水後,也要放置幾分鍾再繼續攪拌。趁著這個功夫,劉耀祖也開始綁魚線,而後調式魚漂。

    雖說用小杆釣這種溪魚,最好使用七星漂。可劉耀祖想了想,還是選擇立漂。究其原因,也是他自我感覺,立漂看著更直觀一點,釣起來會更有感覺。

    將魚線扔進河裏試了一下,劉耀祖發現眼前的釣位,河水深度在一米左右。跟其它淺水區相比,這裏確實稱的上深水區。如果河裏有魚,應該能釣到一些才對。

    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劉耀祖也開始掛餌準備開釣。從網上看,他很驚訝的發現,有釣魚人買了一種可水下觀察魚情的設備。在他看來,這完全沒必要嘛!

    就在劉耀祖擔心,河裏會不會沒魚時,剛到底的魚漂便瞬間來了個探底。望著消失在水麵的魚漂,劉耀祖也隨即提杆,很快感受到魚線底部傳來的拉扯力。

    “我KAO,這河裏的魚,吃食都這麽猛的嗎?”

    剛下漂就中魚,劉耀祖自然覺得高興。對釣魚人而言,魚大魚小沒關係,隻要有魚上鉤就行。隨著魚線被從水裏拎起,一條小魚便在魚鉤上盡情搖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