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

第5章 我隻想學做菜(1/2)

    “以前啊,不說太遠,就三年前,客人們來吃飯都是要自己帶菜的。”廚房之內,陳年一邊聽著薛祥順講述從前的故事,一邊和對方一起摘菜。

    “那個時候人們來吃飯,要自己去割黃牛肉,打清油,打酒,買油米子花生......有的客人總是耍些小聰明,少打了清油,如此味道便會差許多,豆腐油多才會出色出味......所以啊,做豆腐和做人是一樣的,缺點東西,這味就不對咯~”

    陳年就這麽聽著,一個字也都沒有漏掉。

    這道理和他小時候聽老陳說過的意思幾乎差不多。

    “做人可以缺錢,可以缺雞少蛋,但是不能缺心眼。”

    和薛師傅比起來可能稍顯的直白了一些,但也話糙理不糙。

    接下來兩個月,陳年每天過的都一般無二。

    早起跟著薛師傅去買菜,漸漸的成為了早市一霸,大家都知道陳麻婆飯鋪來了個嘴上說話一句比一句好聽,但誰要是想欺負他年輕,想要多賣他幾毛那想都別想,但就算這樣,後來陳年和薛祥順去了菜市場,大家也都開始習慣性的先招呼小陳同誌,而不是薛師傅了。

    到了中午營業的時候,薛祥順基本就隻負責炒菜和碼菜裝盤的工作了。

    至於切菜、配菜等烹飪前的順菜工作都是陳年負責。

    足足切了兩個月的豆腐,陳年也已經可以做到將豆腐熟練的切成大小基本一致的方塊了,雖然還沒有達到薛師傅那樣的水準,但是做菜的話也完全足夠。

    但除了陳年本人之外,沒有人知道他這兩個月究竟是怎麽過來的。

    兩個月的時間光是宵夜,陳年就吃了足足七十多斤豆腐,到後來實在是有點吃不動了,就用點廚房裏麵的調料稍微調配一下,讓豆腐有點滋味。

    不然每天晚上一斤多豆腐,連續吃兩個月,神仙來了也頂不住。

    這兩個月的時間,陳年發現店裏經常會有一個身穿著白色襯衫,裁量得體的黑色軟料褲子的看起來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過來,戴著眼鏡看起來很斯文的樣子,時不時的往後廚後麵看看。

    雖然什麽菜都點,可根據陳年的觀察,他點的最多的還是麻婆豆腐。

    有時候吃完飯也不走,人不多的時候就在店裏坐著,人多的時候就在外麵等等,等到沒什麽客人的時候,薛師傅就會出去與這人敘舊。

    後來才知道,這是一名在成都小有名氣的記者,名為車輻,作品眾多。

    有一次,陳年正在後廚一邊洗碗刷盤子,一邊聽著外麵收音機裏播放著“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裏,見麵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

    聽著聽著忽然就被叫了出去。

    薛師傅將陳年叫到身邊,向車記者介紹自己這個徒弟:“我徒弟,挺肯幹的一個小子,門裏出身,估計再過幾年就能取代我了。”

    最後還打趣了一句,看得出來二人十分熟稔。

    陳年見狀連忙說道:“師父,我現在能力不夠,水平有限,隻不過是一個學廚的小學生,以後要跟您學的東西還多呢。”

    車記者看著陳年的樣子不禁眼前一亮:“不錯啊,叫什麽名字?”

    “陳年,陳年老醋的陳年。”

    “哈哈哈,這麽年輕的小夥子,叫了個我這歲數的名字。”車記者看著陳年此時稍顯稚嫩的臉龐,不禁覺得挺有意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