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

第1789章 工業革命(1/2)

    眾所周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是蒸汽機的發明與應用。

    左夢庚不是科學家,之所以重視蒸汽機,純粹是從曆史書中得來的教育。

    但當蒸汽機真的開始大規模運用之後,才讓人感受到什麽叫勢不可擋的曆史潮流。

    當左夢庚回到伊犁的時候,這片原本青山綠水的山間穀地,如今已經變成了沸反盈天的大工地。

    數不清的工廠在這裏拔地而起,數不清的工人穿梭其間,數不清的煙囪朝著天空噴吐黑霧,數不清的原料在源源不絕地輸送而來,數不清的工業品則如洪水泄閘一般從這裏送出。

    “西域是一塊寶地,這裏的資源非常豐富,根本不需要內地提供多大的支持。目前各大集團都選擇在這裏安家落戶,采用就近原則在當地生產。不出五年,西域就可以反哺內地。”

    陪在左夢庚的身邊,張繼孟興致勃勃。

    來做西京都政之前,他是做好了心理準備,在這邊吃苦的。

    然而真的來了之後,他才赫然發現,西域和印象中完全不同。

    隻要穿過艱苦的河西走廊,這裏完全是另一番天地。

    西域不但不窮,環境也不是那麽的惡劣。尤其是各種礦產資源的勘探和發現,讓他意識到西域是大有可為之地。

    怪不得左夢庚對西域如此執著,讓他如今對這位皇帝越來越佩服了。

    西域海量的礦產資源自然吸引了國內的各大產業集團。

    商人和資本都是逐利的,但凡看到好處必然無比積極。

    而相比起更加遙遠的極北之地和新大陸,顯然西域這邊的開發難度要更小。

    張繼孟在規劃方麵有很有頭腦。

    其餘的都可以延後,唯獨蒸汽機被他排在了首位。

    蒸汽機意味著生產效率,有了這個東西,西域的各種產業才能打下牢固的基礎。

    因此他給徐工集團出讓了大量的利益和好處,促使徐工集團在這邊建立了蒸汽機生產工廠。

    “徐工集團在這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每年可以出產各種型號的蒸汽機一千七百多台,有效地支援了這邊的工業建設。你看,那邊就是即將完工的毛紡工廠。有二十三台蒸汽機提供動力,每年出產的毛料可以達到一千一百萬匹。”

    左夢庚走進毛紡工廠。

    雖然西域這邊已經被確立為了新的棉紡基地,但在棉紡工業成型之前,毛紡的進度更快。

    這邊畢竟原有的畜牧業就很發達,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毛料、毛皮等物資。

    隻需要將毛紡工廠建立起來,很快就能見到成品。

    “我們在西班牙發現了一種更加優質的綿羊,其產出的羊毛品質非常出眾。經過我們和西班牙交涉,目前已經得到了一千多頭種羊。我們在這邊建立了一個綿羊種群培育基地,爭取早日實現外來種群的本地化。到了那時,我們的毛料生產將會更上一個台階。”

    毛紡工廠的負責人激動地站在左夢庚身邊,介紹這邊的情況。

    左夢庚信手拿起紡成的毛料,撫摸著其光滑的質感,倍感滿意。

    “一直以來,軍方都對棉紡的布料多有詬病。我們的軍服穿不了多久就會鬆垮,嚴重影響了生活和作戰,也有損軍隊的形象。軍隊的氣質能不能發生改變,全看你們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