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

第1469章 治黃(2/2)

    左夢庚果然不是隨意選定的。

    “河北雖然曾經是天子腳下,但除了燕京之外,其餘各地並未得到多少改善。究其原因,就在於大明乃封建立國,專注於土地,而忽略了海洋利益。河北明明靠海,卻不能通過海貿獲利,是造成河北發展不善的一個原因。將省府放在天津衛,這裏還有塘沽港可以利用,能夠起到向內地各府輻射的效應。”

    後世的河北省府,選擇在了石家莊。

    雖然托了鐵路貫通的便利,出於交通的考慮,看似不錯。但實際上在旁邊就有兩個龐然大物的情況下,石家莊的影響力微乎其微。

    除了正宗安徽板麵,在全國所有的省府當中,都跟小透明似的。

    連帶著河北各地也備受影響,發展不順。

    現在在帝國的框架下,燕京沒有了首都的地位,減少了對周邊地區的影響。

    再將天津衛升格為省府,起到全省溝通內外的橋頭堡作用,效果肯定比石家莊等其他城市要更好。

    帝國十分注重海洋貿易,其中的巨大利益也是帝國國力蒸蒸日上的重要因素。從這方麵考慮,沒有人不認同左夢庚對於河北省府的選擇。

    新任河北省政是鍾三林,和陳芷、王昀、蔣巍一樣,都是當初從京畿逃難的流民。

    不過和那三位不一樣,鍾三林原本就是純粹的農民,大字不識。但頭腦精明,足智多謀,辦事能力出眾。

    進入陣營之後,他不甘心隻做一名工匠,一邊努力幹活,一邊認真讀書識字,後來考取了政務學校。

    一步一個腳印,如今走到了省政的高位上。

    因為務實,所以考慮問題就仔細的多。每有所言,必言之有物。

    “陛下曾經說過治理黃河的問題,這會不會影響未來河北省的格局?”

    黃河的問題,已經是帝國上下的一根刺了。

    特別是崇禎十五年開封掘堤一事,讓上上下下對於這條大河充滿了危機感。

    現在統一戰爭已經在進行中,黃河中下遊一帶完全光複。

    黃河的治理,是否該開始了呢?

    眾人的目光看向薛鳳祚。

    被寄予厚望,薛鳳祚卻沒有任何膽怯,顯得智珠在握。

    “陛下,還有各位同僚,經過我們水利部長達十數年的努力,現如今已經整理出了一份可行性的方案。鑒於帝國目前的實控範圍,我們先來說說黃河下遊的改造問題。”

    當著大家都麵,薛鳳祚將巨大的河流工程地圖擺上。

    可是看到地圖上的線條,在座諸人全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薛大部長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驚天動地啊!

    倘若真的按照圖中方案實並且實現的話,整個華北大地必定煥然一新,呈現改天換地的效果。

    就連左夢庚都頗為驚訝。

    完全沒有想到,薛鳳祚居然脫離了他最初的構想,拿出了截然不同的方案。

    不過治理黃河這麽大的工程,薛鳳祚肯定不會肆意亂來。

    這套方案的背後,應該有著更好的邏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