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

第1470章 大手筆(1/2)

    精細至極的地圖上,一條醒目的線條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也把所有人都驚到了。

    左夢庚皺起眉頭,沿著線條查看了一番,問道:“這是新的計劃?”

    薛鳳祚實話實說。

    “當初陛下的設想太過於強人所難,我們經過實地考察,拿出了這個全新的方案。”

    說起當初左夢庚提及的治黃策略,在座眾人全都莞爾不已。

    就連左夢庚自己都老臉通紅,知道有些荒唐。

    “說說你們的思路。”

    薛鳳祚恢複嚴肅,進入狀態。

    “當初陛下有言,可否在河南境內重新挖掘新的河道,引流黃河之後,對原有河道進行清理。可經過我們實地勘測,這個方案並不可行。”

    他將大家的目光拉到河南境內。

    “河南南部地區山脈連綿,進行河道施工的話,難度太大,極其耗費國家力量。而且這些地方的海拔都稍微高於現有河道,河水根本引不過去。這些地方也沒有現成的河道,施工的話就要從零做起。就算把國家財政都扔進去,也難以做到。”

    他先闡述了其中難度,也就是左夢庚的設想。

    關於如何測算海拔,這是很多工程建設的必要條件。在左夢庚的指引下,帝國已經熟練掌握。

    現在能用的辦法,就是最原始的幾何水準測量法。

    以青島海麵為基準點,每隔三十五米設立標杆,依次測算各地海拔。

    為此這些年來工程部地理司和情報部測算司的工作人員不知跑了多少路,總算掌握了稍微精準的數據。

    也為這一次的治黃工程提供了幫助。

    否決了左夢庚的設想後,薛鳳祚開始講述他們比較現實的方案。

    “經過我們實地勘察,黃河地上河的河段,基本上起源於廣武境內的桃花峪。從這裏往上的河段,危害性並不大。因此我們認為,可以從桃花峪附近挖掘新的河道,連通到衛輝境內的衛河,借用衛河河道令黃河改道北上。”

    各位中樞大佬紛紛趴在地圖上,查看細節。

    蔣巍關切問道:“這個設想可行?”

    薛鳳祚信心十足。

    “廣武段海拔九十餘米,而衛輝海拔六十八米左右,完全可以將黃河水引導過去。”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個簡單的道理大家還是明白的。

    既然廣武比衛輝海拔高,中間又都是平原地帶,隻要挖掘出河道來,足以令黃河轉向。

    而接下來的工程,也不難猜測。

    就是擴寬衛河河道,令黃河水流向北方,不再南下侵占淮河河道,徹底解決兩淮的水患問題。

    兩淮本來就水網密集,黃河一來,導致這裏的水資源嚴重過剩,因此水災頻發。

    讓黃河改道後,再經過治理,肯定可以令兩淮重新變成魚米之鄉。

    關鍵問題是,改道後的黃河流向哪裏?

    左夢庚查看地圖。

    “衛河一路過去,可就是臨清了。那邊人口密集,施工難度豈不是更大?”

    臨清是帝國起家的地方,十多年沒有經曆過災害和戰火,而且諸多工業、商業繁榮發展,導致人口已經超過了兩百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