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

第1159章 最佳的去處(1/2)

    《長崎條約》的簽訂,給了德川幕府沉重的打擊。

    比如德川幕府一直以來堅持並且不斷深化的閉關鎖國政策,徹底被夏國給打破了。

    不但長崎,就連大阪、江戶等幕府的核心地帶,都要對夏國開放。

    目前來看,這讓幕府完全抬不起頭來。但誰又能知道,將來會如何呢?

    通過這份條約,夏國終於拿回了琉球的所屬權。

    隻要有這份文書在,琉球作為中華屬國的事實就再也不用出現改變。

    當然了,抓住了尚豐王這個突破口,夏國想要的,可不止琉球重回中華藩屬那麽簡單。

    夏國提出的一千三百萬兩戰爭賠款,幕府是根本拿不出來的。

    通過條件置換,最終降低為了兩百萬兩。

    即便是這個價格,對德川幕府的壓力都不小。

    最終雙方商定,以長崎、大阪、江戶的關稅分十年來償還。

    夏國又從幕府手中要到了大阪的重建權,也需要用關稅來償還。

    可以預見,接下來的五十年內,幕府的關稅收入基本都是屬於夏國的。

    對於從夏國購買火器以及培訓軍隊一事,土井利勝等人還有些猶豫,生怕夏國就此控製幕府的軍權。

    王昀也不在意。

    等到外樣大名和幕府打上一仗,見識了新式軍隊和武器的厲害後,德川幕府自然明白該如何選擇。

    條約落款,夏軍遵照約定開始撤離。

    伊達忠宗站在城頭,看著外麵的夏軍一路北去,百思不得其解。

    “速速派人前去查看,這些夏軍是從何而來?”

    曆來最為安穩的東瀛東北部都遭到了夏國的攻擊,這對於東瀛人的衝擊是最大的。

    因為這意味著東瀛再無一處戰略緩和空間,再與夏國發生衝突,將會遭到全方位的圍攻。

    陸戰一團也登船離開了防府,撤退到了五島列島上。

    這裏從今以後就是夏國的領土了。

    王昀和婁甫、張可大商議後,將陸戰一團布置在了上麵。除此之外,北海艦隊也會在這裏修建基地。

    從這裏出發,軍事幹預東瀛的事務,可就方便太多了。

    中樞傳來命令,沈廷揚由長崎商務總代表晉升為駐東瀛大使,前往江戶上任。

    夏國的影子,開始從東瀛本土漸漸消退。

    但所有人都明白,這並非是平靜的開始,而是更大的動蕩的鋪墊。

    德川幕府和外樣大名之間,必然要通過殊死的搏殺來分出勝負。

    九州島上,重新劃分了勢力的外樣大名們開始厲兵秣馬,紛紛掏出家底從夏國購買武器,邀請夏國改革和培訓軍隊。

    唯獨一處地方比較例外。

    “教官,你們也要走了嗎?”

    看著收拾行裝的袁聖徒等人,天草時貞份外不舍。

    “我們的任務完成了,該回去了。”

    袁聖徒也十分感慨。

    這段時日,他和天草時貞配合的非常不錯。

    這個少年對他十分崇拜,很聽從他的安排。雙方著實同甘共苦了許久,早已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天草時貞十分落寞。

    “右衛門也走了,你們也走了,難道島原義軍要被拋棄了嗎?”

    最讓天草時貞無法接受的,就是他最信任的助手右衛門選擇了離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