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

第1158章 《長崎條約》(1/2)

    “大奧將軍以威權而治東瀛,倘若權威喪失,何言其他?故遠赴夏國請降之議,還望海涵。”

    之前夏國提出的各種條件中,最不能讓幕府接受的,就是需要德川家光親自趕赴夏國投降。

    不說夏國會不會使壞,就此扣留德川家光。光是德川家光離開本土,能不能回來都是問題。

    那些本就圖謀不軌的外樣大名要是趁著德川家光不在而起事,幕府拿什麽應對?

    更不要說,這種行為對於德川家光可謂是奇恥大辱。

    一旦做了,幕府也就垮了。

    “交換的條件。”

    夏國顯然也知道,這個是幕府的底線,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但漫天要價嘛,現在就需要幕府拿出足以交換的東西來。

    土井利勝見有得談,格外振奮。

    “還請示下。”

    王昀早已掌握了各種預案。

    “五島列島割讓給夏國,從今以後,東瀛與朝鮮的交往需由夏國經管。”

    割讓土地?

    土井利勝本能地不願,趕緊和林羅山、伊達政宗商議。

    和他不同,林羅山與伊達政宗覺得這個交換並沒有什麽。

    “五島列島位於九州以西,割讓給夏國之後,夏國必定陳兵於此。兵鋒所指,九州首當其衝。以我觀之,夏國對那些外樣大名,恐怕也不懷好意。”

    林羅山分析的很明白。

    割讓領土雖然很屈辱,但五島列島遠在九州以西的對馬海峽中,一直都不在幕府的掌控。損不損失,都對幕府沒有什麽影響。

    夏國既然將九州大名排除在和談之外,顯然也不想因此和幕府徹底破裂。

    既然如此,割讓一處無用的島嶼,給九州大名製造點麻煩,增加九州大名和夏國之間的嫌隙,可謂是一舉兩得。

    土井利勝被成功地說服了。

    再回到談判桌上,這一條得到順利通過。

    第二天的和談當中,又涉及到了一個敏感的問題。

    “大奧將軍的尊號就是幕府的生命,萬萬不可廢除,還希望可以轉圜一二。”

    土井利勝說的“尊號”問題,是之前夏國提到的廢除德川家康的尊號。

    德川家康作為幕府的開創者,也是幕府法統性的伊始。

    倘若廢除德川家康的尊號,就等於是否認德川幕府的正統性,徹底動搖幕府的根基。

    這讓幕府怎能答應?

    不過有了前一個談判作為借鑒,王昀的入手十分痛快。

    “凡是在長崎、大阪、江戶等地的夏國商人,涉及貿易、刑事、民政糾紛,當由夏國派遣各地的領事處置,東瀛無權幹涉。”

    夏國提出了領事裁判權作為交換。

    上一次的和談中,夏國想要拿到長崎的裁判權,但是沒有成功,不過埋下了伏筆。

    沈廷揚很好地發揮了伏筆的作用,為後續的東瀛攻略提供了許多的幫助。

    不過這一次幕府徹底戰敗,伏筆就必須要換成實打實的利益了。

    身在本國的土地上,卻沒有權力處置法律事件,這對德川幕府來說,當然是刻骨銘心的屈辱。

    但很可惜,生存麵前,再大的屈辱也得受著。

    土井利勝決定爭取一下。

    “倘若夏國從今以後不再資助那些反叛的大名,這個條件……我們可以接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