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藝術家

043 穹頂影院(2/2)

    其中兩家都已經被財團收購,重新冠名,盡管它們都不是連鎖院線的一員,卻是得益於地理位置而成為各大電影全球首映式的首選之地。

    具有象征意義!

    這最後一家,就是穹頂影院,因為電影院的屋頂是一個圓形穹頂模樣而得名。

    站在穹頂影院背後的,是一個傳承三代的富豪家族,不差錢,他們和電影行業也沒有什麽直接關係,而是一家做珠寶生意的,因為白手起家的第一代家主喜歡電影,才趕潮流地在伯溪大道建立了一座電影院。

    後來繼承家族事業的第二代家主,因為從小在這裏度過很多美好時光,所以他也一直沒有舍得賣掉,這才使得穹頂影院得以保留下來,哪怕大型連鎖院線持續不斷地衝擊市場,這裏也依舊沒有放棄初衷。

    正是因為經濟獨立,穹頂影院並不需要看各大電影公司、各大院線的臉色,始終我行我素;哪怕收益平平,甚至偶爾還有虧損,也依舊靜靜地守候在伯溪大道的西端,見證著電影行業的興衰與起伏。

    而且,因為前後兩任家主的長袖善舞,他們與各大電影公司的關係一直都保持得不錯,依舊有著不少電影願意在這裏舉辦全球首映活動——就和另外兩家電影院一樣,包括神奇影業、流光影業等等都不例外。

    可惜的是,穹頂影院始終堅持自己的初衷,不曾翻新放映廳,目前依舊隻有一個廳,而且隻允許容納六百人,與那些大型院線的容量相去甚遠,所以即使想要擴張首映式業務,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現在,更多是那些定位複古、定位小眾的特別電影,才會將首映式放在穹頂影院,成為宣傳策略的一部分。

    當年,大門影業還是一個製作恐怖電影的小公司,大型院線要麽拒絕與他們合作、要麽對票房分紅獅子大開口,大門影業根本就沒有坐下來談判的資格,處境艱難,每一部電影的上映都需要花費無數心力。

    後來,還是穹頂影院敞開懷抱遞出橄欖枝,“逃跑”的首映就是在這裏舉行的;而且,許多風格獨特的小眾作品,穹頂影院也願意給它們一個機會,讓觀眾在大屏幕上欣賞,然後看看口碑是否能夠發酵。

    得益於此,大門影業許多劍走偏鋒的冷門作品可能沒有大範圍公映的機會,往往就直接發行藍光碟,但那些狂熱愛好者們收藏藍光碟之餘,還是希望能夠在大屏幕欣賞自己喜歡的作品,穹頂影院就提供了這樣的平台。

    毫不誇張地說,穹頂影院對於許多電影愛好者來說,終究是不一樣的。

    陸潛和紀敘也不例外。

    作為電影愛好者兼從業者,穹頂影院對於他們來說都並不陌生,他們都不止一次前來這裏觀看電影,體驗那些經典佳作的光影魅力,自然也或多或少聽說過這裏的諸多傳聞。

    隻是,他們都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前來敲響穹頂影院的大門,卻不是為了前來買票觀看電影。

    感覺,有點奇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