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藝術家

043 穹頂影院(1/2)

    在電影誕生初期,“院線”的概念還沒有成型,大部分電影院都是私人所有,少則隻有一家、多則擁有三家五家。

    這些私人電影院,購買版權之後,由自己決定電影清單、播放檔期等等,整個喜好都非常私人也非常獨特。

    而觀眾們也習以為常,他們經常在不知道播放什麽電影的情況下,直接買票進場,然後等待電影院帶來驚喜。

    早期,這些私人電影院就是市場主流,百家爭鳴、百家齊放,電影院之間也存在著屬於他們的競爭。

    其中就有一些專門播放類型電影的地方,比如一天二十四小時播放恐怖電影,然後那些恐怖電影愛好者們隨時都可以前來觀看,也可以購買連票一口氣觀看多部電影馬拉鬆,電影院就以這樣的獨特概念從市場裏脫穎而出。

    然而,伴隨著院線概念的形成,連鎖電影院慢慢成為市場主流;隨後,電影檔期的概念也相繼成型,每部電影都根據自己的目標群眾安排檔期在全球同步上映,檔期與院線排片、發行宣傳緊密相連,全麵迎來票房的爆發井噴,時代也就進入一個全新階段。

    就如同工業革命一樣,大型工廠蠶食小型作坊,電影產業也不例外,大型院線開始蠶食這些個人電影院,資本的洪流呼嘯而過,私人電影院也就一步一步退出了曆史舞台。

    時至今日,整個發行的概念都已經截然不同。

    盡管如此,得益於電影產業的發達,電影愛好者的目標受眾細分化越來越專業,一小部分私人電影院得以成功存活下來,延續了電影產業初期的模式——

    由電影院老板或者影院經理來決定播放片單,吸引不同的受眾。

    有時候,一整天播放某位大導演的經典作品;有時候,一整天播放經典愛情電影的特輯;有時候,舉辦特別藝術電影的回顧。

    這些電影院,擁有自己的獨特觀眾群體,一部分是社區居民,一部分是資深電影愛好者,他們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不過,那些大型電影公司往往不願意將自己的版權授權給這些獨立電影院,所以它們很少很少能夠“與時俱進”,最新上映的作品基本和這些電影院無緣,往往都是播放經典老片,甚至包括黑白電影、默片等等。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電影院的受眾都非常局限,很難很難打開局麵,也絕對不可能撼動電影市場走向。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異類,比如穹頂影院。

    在蘭川市中心的北麵,有一條伯溪大道,從名字就可以聽得出來,這是與電影息息相關的一條大道。

    最初是因為“直通伯溪”而得名,後來又在這條大道兩側湧現了無數私人電影院,漸漸發展成為電影愛好者的聖地,然後城市規劃建設的時候,一邊保留了街道的古老建築、一邊又開發成為城市的觀光勝地。

    在伯溪大道上,見證了私人電影院的沒落,也見證了伯溪百年曆史的興衰,還見證了無數巨星的誕生與沒落。

    一直到現在,依舊還有三家獨立獨行的個人電影院保留了下來,在當今電影行業裏扮演著重要角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