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寫作係列:電影中的香港故事

公屋在香港電影——從單向到多元(2/4)

    關於探討屋邨生活的電視節目,不得不提一九七〇年代香港電台電視節目《獅子山下》。《獅子山下》由1973年開始播放,1994年告一段落,斷斷續續播映了二十一年、總數逾二百集。故事反映草根階層的掙紮曆程,他們如何麵對種種生活中的挫折,逆境自強。節目內容勵誌,同時見證了香港的曆史。(2)一九七〇年代開始,香港人口迅速增加,政府在各區興建大量公屋,居住在舊式徙置大廈的居民可以申請調遷往這些新式公屋。其中一些新式公屋單位更有獨立廚廁,麵積也較舊式徙置大廈寬敞。1976年《獅子山下》之《喬遷》(劉國昌導演)亦承接了《泥孩子》貧窮、等待遷居的模式,在當時的七層徙置大廈的居民常常因生活環境擠迫而發生爭吵,例如爭用廁所、治安不好、少女洗澡時被偷窺等等。《喬遷》中的居民為了是否遷往新型公屋有不同的看法及爭議,有人為怕加重經濟負擔而寧願留下,有人希望家庭生活改善而搬遷。《喬遷》反映了港人在一九七〇年代的公屋生活,道盡了當時小市民的心聲。

    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以集體居住空間為背景的電影及電視劇,題材大多來自當時人們麵對的生活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困難,這些電影不但把社會現實呈現在銀幕上,還起了正麵鼓勵及讚美的作用,鼓勵人們即使身處在狹窄的集體居住空間,麵對災難、貧窮及生活環境擠迫等問題,也要堅忍麵對。人們能從這些電影、電視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共鳴。

    上世紀八十年代:由貧窮走向多元的分水嶺

    到了一九八〇年代,政府開始在各區大量興建新式公屋,以往在木屋、舊式徙置大廈的居民陸續遷往新式公屋,生活逐漸穩定,居住空間也較為寬敞,大部分的公屋單位更有獨立廚廁,人們再不用和鄰裏共用居住空間。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共房屋的空間在電影中的單向論述模式逐漸改變。一九八〇年代的《父子情》(1981,方育平導演)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電影中,從貧窮、傳統及多經災難的上一代(父親),過渡至中產、新式及充滿夢想的下一代(兒子)。戲中充滿著兩代人的價值矛盾及父子關係的衝突,父親受過往艱苦的生活經驗所影響,希望兒子能夠成材並擺脫貧窮,在父親的安排下,兒子最後出國留學。主角一家雖然生活困苦,但仍然送兒子出國,這與當時仍重男輕女的傳統價值及讀書能成材的觀念不謀而合。《父子情》在公屋電影的文化意義中不可忽視,不但突破過去對居所單向論述的模式,擺脫以往隻集中呈現的貧窮、災難麵向,更下開不同類型的公屋電影,令有關公屋作為背景的電影更為多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