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哲學

附錄一 改進自我的動力來自情緒(1/2)

    這是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計劃?我認為不是。它是認知行為治療的基礎,認知行為治療對後來的認知心理學家如卡尼曼、巴奇和艾瑞裏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巴奇在20世紀70年代通過對無意識自我交談的研究,提出了後來的心理學家仰賴的自動心靈的概念。認知行為治療已經證明,人們可以學習如何意識到他們不假思索的信念,並學習如何理性地挑戰這些不假思索的信念,然後養成新的不假思索的信念和習慣。通過這一過程,他們能夠學會以另一種方式思考世界,以另一種方式對世界做出反應,由此克服抑鬱和社交焦慮等情緒障礙。對此,我有親身體會。我在采訪時向卡尼曼、巴奇和艾瑞裏闡述了這種謹慎的樂觀主義。他們好像都同意我的看法。卡尼曼說:“說到認知行為治療,沒錯,顯然人們是可以被訓練的,係統(自動—情緒係統)能被改進。實際上,我們一直在學習、在適應。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讓情緒反應改變的方法。這確實是可以訓練的。”

    那麽,為什麽人們能夠通過認知行為治療克服導致抑鬱和焦慮的認知偏見,卻不能克服卡尼曼和艾瑞裏在實驗室實驗中發現的經濟學上的偏見呢?我認為,這取決於這樣的偏見會讓你付出多大的代價。卡尼曼、巴奇和艾瑞裏考察的是在實驗室中做出的決定,受試者被問的是數學問題,或者假說的情境。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總是一次次地犯同樣的認知錯誤。但這些錯誤沒有使他們在個人成長方麵付出任何代價,不像那些會導致嚴重的抑鬱、焦慮、憤怒、酗酒的認知偏見。如果你的認知偏見會令你的脾氣變得很差,繼而破壞你的人際關係,那麽這種偏見真的會令你在個人成長方麵付出代價。類似地,如果你習慣性地誤解你愛人的行為,使它們符合嫉妒“敘事”,因此不停地疏遠你的配偶,這種認知偏見在讓你付出代價,你就會有強烈的去改變它的動機。

    換言之,我認為人類確實有能力去糾正他們的習慣性認知謬誤,如果這些謬誤既是錯的,又破壞了他們的個人成長。但這很困難,需要大量的精力、努力和謙卑(沒人願意承認他們是錯的)。所以隻有在真的必要時,人們才會這樣做,當他們當前無意識的自發反應明顯在傷害他們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夠改變我們的錯誤。這說明情緒對哲學修煉來說很關鍵。我們隻有在有動機、有改變自己的情緒推動力時,才會動手去改變自己,這種情緒推動力可能源於人生中的危機和我們的人際關係,源於我們的理性告知我們說我們目前的人生軌跡錯得離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