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河千裏,秦川知夏

第18章 痕跡(3/3)

    在秦川的建議和勸服下,劉宇的父母咬咬牙買了兩台手機,從那之後,劉宇和父母幾乎天天都能夠“見麵”,分享見聞,關係自然也是迅速回暖,劉宇也逐漸提升了學習的積極性,後來還考上了一所不錯的高中。

    另一個叫梁晶的女生,秦川剛去支教那段時間,她的狀態非常差,學習成績也是急轉直下,秦川搞不清楚原因,一開始以為梁晶是早戀了,後來結合對她的調查,以及與她父母的溝通,才知道原來是梁晶的父親離婚後又再婚了,她不是很喜歡後媽。

    這在當時的秦川看來是一件特別棘手的事情,對此他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畢竟他才離開象牙塔不久,隻能讓她父親多和她溝通溝通,而且他自己也會不時抽空與她交流。

    好在梁晶的後媽是一個不錯的女人,而梁晶也隻是短暫的迷茫,後來發現父親對她依舊很好,便逐漸恢複過來了。

    第三個學生叫陳夏。陳夏從秦川剛到學校開始,就對他的相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總是圍在他身邊,秦川之後便經常在課外時間教給陳夏一些拍攝技巧。

    不得不說的是,攝影這類藝術性工作真的很需要天賦,陳夏雖然沒經過太多專業的學習,但是拍出來的照片非常有深度,這讓秦川頗為驚訝,為此秦川還多次與陳夏的父母進行溝通,告訴他們高考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藝考也很有前途,雖然秦川對陳夏的父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家長的觀念不是那麽容易改變的。

    最後,陳夏的父母也隻是同意陳夏在不影響文化課的基礎上學習攝影,另外他們也無法支撐陳夏學習攝影的費用。不過好在陳夏很爭氣,靠著秦川送的相機,獲得了一些地方性的攝影獎項,而且自己在假期也會抽空給人拍照賺錢,同時刻苦學習,文化課也沒落下。

    第四個學生的情況最為複雜。女孩名叫周穎,曾被父母以兩萬塊錢的價格賣給另一個村子的人當女兒,後來被警察找了回來,父母也因此坐了牢。她有輕微的抑鬱症,自閉,不愛說話。秦川能做的不多,隻能正常對待她,同時讓同學們不要欺負她,盡可能地幫助她。

    秦川離開後不久,收到過一封周穎寄來的信,從信裏得知她考取了南京的一所重點高中,她還在信裏感謝他,說那段時間他是她心裏的光。再後來,便沒了聯係。

    那段支教生涯雖然不長,卻在秦川的生命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回到北京之後,他依舊在盡力幫助安富村的學生們。

    秦川也因此在安富村留下了不少痕跡,比如支教過的學校,洪澤湖邊,種滿果樹的山坡等。而且,也是他給村民們出的主意,讓他們發展農家樂,做小龍蝦。此外,在他微博的號召之下,還不斷有人前來安富村支教,幫助這裏的孩子擺脫貧困。

    秦川為村民們做了許多,村民們對他也懷有感激之情,所以當他拜托村民們幫他做一些事的時候,村民們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因此,他才得以順利地開展自己的計劃,指引“飯色水母”重走一遍他走過的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