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三字經新編

153:由康雍,曆乾嘉. 民安富,治績誇.

由康雍,曆乾嘉。 民安富,治績誇。 簡單釋義: 從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再到乾隆皇帝和嘉慶皇帝。 他們治理天下的這段時間,百姓安居樂業,天下繁榮富庶,史學家們都誇讚他們的政績。 相關介紹: 人們習慣性的將這段時間稱為“康乾盛世”。 清朝的官員們大誇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對後來的嘉慶皇帝幾乎是絕口不提,而提及雍正皇帝的時候,往往冠以暴君的頭銜,民間甚至還流傳著雍正被呂四娘砍頭的故事。 雍正皇帝為什麽被官員和文人們冠以暴君之名呢?因為他殺貪官殺的厲害,他整頓吏治太狠了,所以清朝的官姥爺和文人們都恨他。就像明朝的文人們在背地裏偷偷詆毀朱元璋一樣。 乾隆之所以能被清朝的官員和文人們盛讚,因為他一直寵著大貪官和珅,對和珅蔭蔽下的大大小小的貪官與不懲治,由此可見當時清朝官場文化之腐朽。 康乾盛世的呈現,離不開雍正對吏治的整肅。 道光之後,清朝自所以迅速腐朽沒落,這跟乾隆長達六十年的放任腐敗不無關係,六十年的放任,徹底腐朽的不僅僅是一個大貪官和珅,而是整個大清的官僚體係。 嘉慶雖然抄了和珅的家,國庫雖然充盈了,然而他不可能一次性的裁撤天下所有的官,清朝的官場已經變成了一口汙濁的大染缸,任你什麽樣的高潔之士投身其中,都會快速的將其染髒,不願意同流合汙的都辭了官,留下的往往都是願意沆瀣一氣的無恥之流。 這不僅僅是大清的悲哀,這幾乎是所有沒落王朝共同的悲哀。 隻有不斷整肅吏治,常態化的製度改革,勇於以大無畏的勇氣割除自身毒瘤,能把權利真正關進籠子裏的統治者,才能永葆青春活力,做到始終不忘初心。 致家長: 大家紛紛稱讚的事情,未必都是真正的好事。 眾人一致譴責的事情,也未必就是絕對的壞事。 要學會通過事物的表麵現象,通過縝密的邏輯推理,去洞察事物的本質。 隻有擁有這樣能力的人,才不會被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所迷惑,始終保持的清醒的頭腦,堅持做正確的事。 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善於洞察事物本質的人呢? 那得有一個善於洞察的老師啟發他,引領他才行。 家長要努力做一個這樣的人。 家長如果實在做不到,那就要想辦法讓孩子接近這樣的人,師從這樣的人。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