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三字經新編

139:秦失鹿,天下奪, 亂民起,舊複國.(1/2)

    秦失鹿,天下奪,

    亂民起,舊複國。

    簡單釋義:

    秦國失去了對國家的駕馭權,就像丟失了一頭肥美的梅花鹿。天下有政治理想的人紛紛起兵爭奪它。

    不堪受苦的百姓相繼揭竿而起,六國的舊貴族也幻想著借此複國。

    相關故事:

    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為了將天下百姓融為一家,他想出了一個全國大興基建,讓全民皆服勞役的計謀。

    秦始皇派了三十萬軍隊,帶著幾十萬民夫去修長城,以抵禦北方的匈奴;

    為了修建四通八達的秦馳道和秦直道,(直至晚清秦馳道都是最高標準的古代高速公路),秦國同樣征調了大量民夫去服勞役。

    秦國為了開發秦嶺以南,派過去五十萬軍隊,遷過去一百萬戶民眾,為了開鑿溝通南北的靈渠,又動用了數十萬民夫。

    秦國為了修建當時的國家級辦公大樓,國家級圖書館——阿房宮,以及為突然暴斃的秦始皇修建寢陵,更是雪上加霜的動用了七十萬勞役。

    秦二世胡亥威望不足,又缺少雄才大略,筆者認為,他是中了趙高滅秦的奸計,才會同意在這種國家危如累卵的情況下,再征集七十萬勞役的。

    除了給秦始皇修建陵墓,秦朝當時所做的事,幾乎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千古偉業,無論哪一項事業,都不是為了滿足皇家的私欲,都是為了整個天下的長治久安而考慮的。

    秦朝的失敗在於——用力過猛,超出了民眾的承受能力。

    秦朝的失敗在於——秦始皇的突然駕崩,致使奸臣亂政,讓昏君在江山未穩之際就得以上位。

    於是,陳涉吳廣在大澤鄉振臂一呼,不堪重負的勞役們,在六國舊貴族的煽動和組織下紛紛響應,秦國因此瞬間崩塌。

    天下民眾多如沙海,在曆史長河中的任何一個時代,似陳勝吳廣那般野心勃勃者都多如牛毛,為什麽陳勝吳廣振臂一呼,就能天下響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