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三字經新編

137:書同文,車同轍, 度量衡,無分別.

書同文,車同轍, 度量衡,無分別。 簡單釋義: 秦國滅了東方六國,成功一統天下之後,就統一了各國的文字,統一了車輪之間的距離,還統一的長度、體積和重量的計量單位。 剖析詳情: 統一文字是為了語言上的溝通方麵,從前戰國七雄之間的文字各不相同,各國的往來書信還的相互翻譯,那也太不方便了。 統一車輪之間的距離是為了方便交通,古代沒有修建大量硬化公路的能力,車輪長期碾壓路麵,都會留下兩條深深的車轍。 相同輪距的車輛,在車轍裏行駛,既平穩又不易損壞車輛。不同輪距就會強烈的顛簸,損壞車輛,或者車輛傾覆。 處於交通效率方麵和修路方麵的考慮,秦國就頒布了車同軌的法令。 統一度量衡的方便就更不用說了,計量單位不一樣,還算起來特別麻煩,還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貿易糾紛。 如果不統一度量衡,秦國一條納糧的法令就得頒布七八個甚至幾十個保準,分別著名每一種度量衡的納稅標準,那得需要多少高級人才去基層繳稅啊? 商業上有點經濟損失還可以咬牙承受,各個國家的度量衡不一樣,醫生給病人開藥方也成了難題,趙國開的藥方用了楚國的稱抓藥,一副藥就有可能把病人直接送走。 秦國統一了文字,車輪間距,還有長度、容量和重量的單位,天下頓時覺得便利許多。所以後來漢朝奪得天下,廢了那麽多秦法,也沒有產生恢複秦朝以前度量衡的念頭。 致家長: 建立恰當的標準很重要。 教育的過程,其實就是建立一些列標準的工程。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