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天步艱難

第三十六回 心迷五色和珅情貪 力盡社稷延清歸天(1/5)

    傅恒領筵歸來,家裏已是熱鬧得翻了個兒。他是天子第一宣力大臣,以宰輔身份領兵在外欽差大臣、軍機大臣,太子太保領侍衛內大臣,又新晉封的一等公爵,滿城的門生故舊,誰不要趕熱灶窩兒緊奉迎忙巴結?按規矩,欽差歸京不能先回家,他在紫禁城賜筵召見,六部裏侍郎以下大小官員,凡平素有過一麵之交杯水之情的,都早早聚集了他的“公府”裏,棠兒待官眷忙裏邊,福康安福靈安福隆安弟兄敷衍來客,從內院二門內到正廳門房過廈,來客足有幾百,東一團西一簇拉手見好兒說閑話磕牙等著“爵爺”回府賀喜。傅恒下轎,見外麵長龍般車轎馬騾排出去半裏有餘,轎夫走卒沿海子站了一地,連街上賣小吃冰糖葫蘆的也招來了,不禁皺了皺眉頭,已見三個兒子迎了出來,便站住腳,等他們過來行禮了,開口便說:“這是過廟會麽?還是給我送殯?你們也都是有官身的人了,怎麽這麽不曉事!這座彩坊,今晚就拆撤了,還有這牆上掛的花裏胡哨的綢子綾羅,晚上都撤了——誰的主意這麽大事張揚的?”

    福隆安福靈安都怕父親,喏喏連聲退到一邊逼手側立,不敢回話。福康安卻甚大方,笑著回道:“彩坊彩帳是萬歲爺特旨賜的,老爺您瞧,上頭‘光大門楣’四個字也是禦筆。兒子問過紀伯伯,紀伯伯也說當得。這些客人咱們並沒有請,人家要來,不好硬打發出去。兒子也不願張揚,人情世故兒,老爺進去見一見,然後一聲道乏,每人清茶一杯,端了送客,似乎合宜些兒,請老爺裁度。”

    “萬歲爺賜的張掛一下,今晚撤了收庫。”傅恒便知事有因由,笑道,“這些人也真是的,這麽多的擁來,也不想想,就算有什麽事要辦,我能一一記得他們麽?”說著挪步進府,那小八子迎著,尖著嗓子可嗓門兒喊了一句:“爵相老爺回府囉!”人們立時肅靜下來。

    傅恒從人叢中穿過大院,一霎兒時辰他已改變了逐客主意,臉上換了笑容,不時拉拉這個手,拍拍那個肩,隨口說幾句體恤問候話上了正房滴水簷下站定。

    “我很高興,來的都是我的朋友,有老故交,老世交,老部下,當年同寅,還有昔年跟我辦差的一道出兵放馬的,都來了!”傅恒說著臉色泛紅,眼睛也放出光來,“隻是這麽多人,這麽點地方兒,站沒個站處,坐也坐不下,實在簡慢了。按說兄弟做這麽大官,該是管大家一頓飯,出兵放馬的人都曉得官兵一體,帶兵的吃上司的飯叫‘吃大戶’,我情願讓大家也來吃我的大戶,也管得起,可惜夥房太小了,輪班兒吃要到半夜了,你們總得叫老傅歇歇兒對不對?”

    人們發出一陣愉快的哄笑聲。

    傅恒陪著眾人笑,接著說道:“說我出遠門日久回來,大家來看我,這是人情,傅恒心裏領謝了。說到賀功,傅恒不敢當。無論在京從駕,出外辦差,我們都是皇上的犬馬奴才,辦好了是該當的,辦不好就該抽鞭子。賴主上洪福,大家攜力,這次金川事情辦得順利,不是我傅某有能耐,是主子提攜調度指揮有方!如果要賀,我們該賀我們聖天子萬年康健!”

    至此眾人已聽呆了。福康安原擔心父親為了防小人說話冷淡客人甚至下逐客令,見傅恒如此料理,落落大方不落俗套,不禁暗自賓服:這份相臣風度磊落胸懷,自己還真得從頭學學。

    “我知道大家心思。”傅恒擺了一下身子繼續說,“有的有公務,有的有私務要和我說,或許有求於我。須得說明白,我有權,這權是皇上給的。我秉公按情理辦事,皇上就許我,我懷了私情圖謀私利弄權,皇上就要辦我。從我這頭說,公義私誼自然兩全最好,就是私事,隻要不害公義,不壞我品行名聲,該為朋友作的我也不推辭。總之請諸位老兄朋友諒達我的心而已。”他環顧了一下眾人,“我兒子說,要請眾位吃茶,也沒有這許多杯子啊——這樣,信陽知府給在京從征軍士每人送二斤茶葉,我暫借來,每位帶一包回去自己衝著吃,好麽?”

    “好!”眾人也不知是喝彩還是應承,答應得異樣齊整。

    看著紛紛離去的這群官員,傅恒輕輕透了一口氣,一轉眼見高恒夫人站在燒茶夥房大門口,手裏提著茶壺失神地望著自己,心裏一沉走了過去,說道:“大嫂,你怎麽在這裏?”

    “中堂爺回來,府裏忙……”高恒夫人臉色蒼白,張皇地回避著傅恒目光,訥訥說道,“我閑著也是白閑著,過來幫一把手兒……”

    傅恒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高恒犯事兒是另一檔子事。你是誥命夫人,不能做賊役。我和高恒素日私交很好,你們敗落下來,應該有照應的。大嫂,高恒的案子是萬歲爺欽定的,決斷權在萬歲爺那裏,你不要求這個求那個的了。回頭叫人送點銀子,教孩子們好好讀書,安生守時待命,孩子們出息,你也就有了依靠出頭之日。有什麽難處,隻管來找我,或者棠兒也成,好麽?”高氏流著淚還要答謝,傅恒見和珅和馬二侉子從西花洞門出來,擺手說道:“就是這樣,你且回去吧。”折轉身笑著過去,邊走邊道:“聽阿桂說老馬在北京,我想你必來的,方才沒見,誰知你們躲到書房去了。和珅,好啊,青金石頂子戴上了!說是管了崇文門關稅?和親**裏很誇你能會辦事呢!”

    和珅隻靦腆一笑,拘謹地向傅恒一躬答禮,馬二侉子笑著向傅恒一揖到地,說道:“中堂爺,您這番出兵回來,我瞧著比先更爽明豁達了——幾曾見您說過這麽多話?有情有理有章法!老馬真是五體投地佩服之極!”

    “你這官場混子,不花錢米湯隻情灌我!”傅恒笑了笑,換了正容說道,“那個吳尚賢動身了沒有?我在軍中,萬歲爺有旨問這件事,還問起‘馬二侉子何許人’?我給主子密折,說就是秦淮河邊和易瑛一道兒買古董的那個人!你看,做皇商做到驚動天聽,你不含糊!”馬二侉子嘻嘻直笑,說道:“是紀中堂不是易瑛。您把我和反賊扯一處去了!吳尚賢昨兒有信到了大理,估約現在在貴陽,離京早著呢。”傅恒點頭,又問和珅:“幾個稅關都整頓了?現在有多少人?每日能有多少厘金收項?收項歸哪裏?”

    和珅初出道做官的人,十分嚴謹慎密,不敢和馬二侉子似的那般放肆,忙一側身賠笑道:“卑職已經整頓了,四個關,每天收項在一萬到一萬二千兩上下,內務府七,戶部三成分。中堂,我可真是開了眼,這幾個關裏頭原來官、吏、稅丁職分不分,竟是一鍋混賬丸子雜燴湯!收來的稅有的上賬有的不上賬,幾個人一嘀咕就私分了。內裏幾起子人都抱成團兒,一頭自己私分,又盯著別人。幸虧他們自己不和,都抱成一堆兒,算私分了一個國庫呢!開國一百多年,這是個沒人留心的黑角兒,不知流走了多少銀子——這些人都發透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