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遙孫琳

第156章 幕後操線(2/3)

    製作年糕的糯米不能用機器碾成粉,它必須把蒸熟的糯米想方法人工打爛。這是原材料,配料要加黃豆粉,是那種曬幹的黃豆。曬幹的黃豆可能很多人沒有感覺,但把它炒熟,然後碾成粉,加上一些白糖和芝麻,這時變得又香又甜。當把打爛的年糕沾上黃豆粉,這種美食吃在口裏恨不得把舌頭都咬掉。

    在劉子遙小的時候,隻要白水村誰家做年糕,那就會成小孩子必經之地,雖說每家做得年糕口感不一,但製作的方法一樣,再差也不會差哪去。

    年糕做好之後,在白水村的風俗是小孩子不能先吃,大人當然更不能先吃,要先弄一大盤放在觀音菩薩神像前麵,因為觀音菩薩救苦救難,她是白水村人的精神信仰,隻有等到她先吃了,小孩子們才可以動手。

    這一點也是大部分在白水村成長的小孩子會遵守的規矩,觀音菩薩不吃葷,隻吃素,觀音菩薩救苦救難保佑著這麽多白水村的人,小孩子們都會尊重她。

    劉子遙小時候的美食雖然都是人工加工而成,數量不及現在機器在操作,但質量卻遠遠勝於現在機器做出來的東西。現在的人做出的食物隻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率和降底成本,很多東西都跑偏了,變得來不倫不類,一如年糕,現在各個地方賣得年糕根本沒法吃。

    因為說到煩惱,說到吃木桶飯,說到吃,劉子遙難免想起自己小時候的快樂小吃,現在回到現在,劉子遙與周媚媚找到一個吃湘贛木桶飯的地方。

    眼前的木桶飯其實也是一種美味可口的漢族小吃,是一種很東方化的美食烹調方法,這幾年開始逐漸流行。具體地製作方法是除了米一般會在木桶中加入其它美食,不僅外觀好看,而且味道鮮美。

    木桶飯的來曆眾說紛紜,流傳最廣的是漢高帝五年,大概公元前二0二年劉邦對項羽發動總攻,在垓下把項羽軍隊團團包圍。此時,楚軍已兵疲糧盡,士氣低落。夜間又聽到漢軍在四麵唱起了楚歌,項羽大為吃驚,飛身上馬,帶領百騎突圍,最終僅剩二十八人潛逃深山樹林。身心疲憊的項羽,數日茶米未思奄奄一息,將士們看著心如刀絞,突發奇想,就用木頭做成的木桶放入少許米粒加入烤肉烹調,頓時香味四溢,喚起了項羽食欲……但後來由於覺得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數日後橫劍自刎而死。後來,愛將們因為懷念項羽,在每年的這一天用木桶飯加肉來紀念項羽。

    這種兩千多年前古老的原生烹調的木桶飯流傳至今,再經後人的加工改進,烹製出木桶飯蓋肉,飯質軟、營養高、易消化、健脾胃,食之無油膩而爽口,無犖腥卻味美,使人回味無窮,深受廣大民眾尤其是現代都市人的喜愛,它是中華古老餐飲文化一道亮麗的風景。

    二人點好要吃的東西後,找了位置坐下。

    周媚媚看著劉子遙說:“你說找我有事,找我有什麽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