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遙孫琳

第146章 舌尖上的白水村(3/3)

    若幹年後,劉子遙有看到《舌尖上的中國》這個節目,很可惜這個節目沒有錄製永春的美食,甚至劉子遙所在省份的美食都是一筆帶過,這不得不說很是一個遺憾。

    劉母自從掌握了醃製魚的這個方法之後,再也不用擔心家裏除了鯉魚之外的魚了,她把所有雜七雜八甚至不知道什麽名的魚統一用這種方法密製保存,反正自己兒子外省的同學多,再多魚幹兒子外省的同學都要,隻需打包寄給他們就行。

    在白水村裏其實家家戶戶都有熏魚的習慣,但每個人熏出的魚味道不一樣,但總得來說都不錯,劉母熏製的魚隻是比其他人做得更好一些,首先是外觀上,劉母熏製的魚幹看起來嫩黃嫩黃的,看起來幹淨爽朗,整條魚完好無損,連一點皮都不會脫落。湊進鼻子聞一聞,味道撲鼻而來,用手去觸摸之時很幹燥,但又失水份。

    其次魚幹熏製完畢之後其實就可以吃了,魚刺是魚刺,魚肉是魚肉,把小孩一個人拿著魚幹吃被魚刺卡住的機率遠遠下降。

    第三如果魚幹再經烹飪,烹飪的方法有很多,中國的飲食習慣有很多,有喜歡蒸的,有喜歡炸的,有喜歡爆炒的等等,白水村熏製的魚幹幾乎適應所有方法,當然白水村常用的方法一般是加大蒜與辣椒爆炒,不管用哪一種方法烹飪,白水村熏製的魚幹都是一道美味風景線。

    活殺烹飪魚的方法在白水村家家戶戶都用得很少,除非有外地的客人到白水村作客,客人指定說喜歡用這種方法吃魚,白水村的人才會用這種方法。

    一如劉母,除了鯉魚,劉母幾乎很少用活殺來烹飪魚,有時甚至鯉魚都不用這種方法,隻有碰到所謂需要補足營養的時候才會用這種方法,譬如說身體差,要忌口,要敬神明,亦或者家裏有女人要生小孩需要營養之類的。

    在經過白水村的那條河裏,除了捕魚,小時候的劉子遙還有很多樂趣,比如漂流,那時的小孩膽子很大,他們想方法湊錢買一個汽車的內輪胎,找地方充滿氣後,約一兩小孩坐在輪胎上順河而下,隻要是風平浪靜,碰到再深的地方,劉子遙都不會害怕。

    漂流漂累了,河岸上有很多山棗樹,山棗在白水鎮也是廉價的水果,品種分為兩種,一種是果實小顆粒的,這種山棗一般要成熟變成黃色才可以吃,否則酸得要掉牙齒。

    另一種是果實是大顆粒的,即便是青色的,也不酸,成熟之後更是又甜又膩,產這種果實的山棗樹又高又大,山棗樹不像茶樹,盤著很多樹枝,產大果實的山棗樹離地三四十米沒有任何樹技,下麵跟電線杆子一個道理,所以要弄這種大顆粒的山棗吃,隻能想方法爬上去,在下麵用什麽竹杆之類是打不到的。

    如果您覺得《劉子遙孫琳》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0/50929/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