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聞錄

第一百二十章 秦淮祟影(一)(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河邊禁忌:

    一、走在老河岸邊,要把緊靠岸邊的腳印踩亂;

    二、在岸邊發現衣物、鞋子且河中無人遊泳,切勿靠近,保持三丈距離,順著原腳印倒退回去,邊走邊把腳印抹掉;

    三、不要在樹枝垂入河中的樹下休息;

    四、河邊行走,鞋子濕了,需在正午時分把鞋子放在東窗曬幹,鞋泥敲掉倒入馬桶衝掉;

    五、久站河邊,如果莫名產生躍入河中的衝動,立刻用力掐虎口,視線轉到東南方向;

    六、據月牙夜,子時一刻,點燃一塊犀角,把黑色石頭丟入古河,默數水紋蕩到岸邊次數。第七次時,注視水麵,會從水紋中看到前生……

    沿著高速去金陵,我們走走停停,沒有著急。倒沒有別的什麽原因,“凶路”的經曆造成的心理陰影麵積實在太大了。我們把車開得心翼翼,生怕撞著什麽東西,就連一隻鳥從車窗前一閃而過,都恨不得立馬踩刹車。

    我和月餅東拉西扯了一路,無非就是圍繞著“曉樓殘月,金陵遇水”這句西夏文的喻示。前半句顯而易見,是我們倆名字的隱稱,至於後半句卻大有文章可做。

    簡單來講,是“南曉樓、月無華在金陵遇到和水有關的東西”,這個範圍就廣了。

    “水”代表什麽?名字裏麵有水的人?帶水或者水字旁的地名?或者某一個地方正好下雨,會顯示出什麽東西?

    我們琢磨著都不太靠譜,名字裏有水的人多了去了,總不能逢人就查身份證?估計單單一條湖南路獅子橋步行街,隨手就能抓出百八十個名字裏有水的人。金陵十一個區兩個縣,和水有關的就有六個!好的探險又不是金陵深度十日遊,轉完這些地兒估計都春暖花開了。至於最後一個想法更不現實,就算是江南,大冬的這雨也不能下就下吧?

    我們又推測可能與河、湖有關。金陵除了長江,還有秦淮、金川、珍珠好多條河,莫愁、玄武、琵琶大大的湖泊也沒少到哪去,無異於、大海撈針。想想就喪氣!

    月餅想到一點,既然是金陵,自古至今最有名的當屬“十裏秦淮”。死馬當活馬醫,我們把目標定在秦淮河。

    到了金陵正是中午,下了高速進入市區,道路瞬間變得擁擠不堪。各式車輛像多米諾骨牌排得密密麻麻,任由電動車揚長而去。我們的房車太大,許多導航道路限行,還有些路根本過不去,隻能邊走邊停逢人打聽,偏偏金陵當地口音聽不太懂,這一路開得異常焦躁。

    “月餅,下次進城你開!”

    “人總是慢慢成長嘛。”月餅舒舒服服半躺在座位裏,“雖大城市建築格局差不多,金陵六朝古都的氣勢猶在啊。”

    在中國地圖上,沿著昆侖山、祁連山、秦嶺、大巴山、太行山、燕山畫一條線,山形走勢特別像條龍。長安、洛陽處龍頭之上,北京處在龍頭之下。山為石,屬陽,這三座城市為石龍之首,勢沉氣穩,建都此處,國氣長久。

    金陵卻處於水龍(長江)之首,水屬陰,有形而常流。諸葛亮出使江東,感慨簇“中阜龍蟠,石頭虎踞”。城內外有三山一水,山北水南,山西水東,本來是帝王之都的好格局。可惜地勢南高北低,東高西低,皆為陰,故有王勢而氣不足。

    雖然金陵又名石頭城,以名補勢,借此穩固江山基業,可是格局大勢先形成,故建都六朝都是短命王朝。

    金陵以水成勢,沉穩不足,靈秀充盈,自古就是文風頗盛,風花雪月,才子佳人輩出的名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