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聞錄

第一百二十章 秦淮祟影(一)(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千古龍蟠並虎踞,從公一吊興亡處,渺渺斜風吹細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公駕飛車淩彩霧,紅鸞驂乘青鸞馭,卻訝此洲名白鷺,非吾侶,翩然欲下還飛去。”蘇東坡這首《漁家傲》的詞就是描寫宋代金陵美景。

    關於金陵,還有幾個傳。

    《輿地誌》記載:“秦始皇時,望氣者雲‘江東有子氣’,乃東遊以厭之,又鑿金陵以斷其氣。今方山石硊,是其所斷之處。”大體意思是,秦始皇出巡經過金陵,隨行方士見簇格局有王氣,秦始皇下令開鑿鍾阜(江寧方山),使淮水流貫城內,泄散王氣,流金類似發水自然就是現今的秦淮河,自此金陵難成下大勢。

    這就是“秦始皇斷金陵王氣”的傳。

    正所謂“懷璧其罪”,金陵城千百年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曆經無數戰火洗練,百姓遭難。

    七十多年前,金陵城更是經曆了一場毫無人性的大屠殺,三十多萬人遇難。有一種法,“金陵城每一寸土地都埋著累累人骨”。雖然誇張,可想而知那次屠殺多麽慘無壤。

    另一個傳更有趣——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滅越後,在金陵城外高山埋金鍾以鎮王氣,所以此山名為鍾山,又名紫金山。

    據在南宋,有人在紫金山挖到一塊碑,碑文寫著“埋金之處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於是金陵百姓湧到紫金山裏去挖金子、挖財寶,卻一無所獲。時間久了,此事不了了之,但是“鍾山藏金”的法由此流傳下來。

    紫金山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山高為陵,又埋著金子,古金陵盛產金(並不是黃金,而是銅),這就是金陵的城名由來。

    我正感古懷今正起著勁兒,月餅突然道:“三點鍾方向!”

    “有發現?”我順著方向看去,幾個穿著洋氣的漂亮丫頭有有笑地逛著街。

    “自古江南出美女,果然名不虛傳。”月餅滿臉惋惜狀,“走得太快,沒來得及拍照。”

    雖是冬,但丫頭們穿得不多,身材婀娜多姿,腿長腰細,白白嫩、嫩得著實可愛。我直勾勾望著,舍不得拔眼:“月公公,您老人家也動了凡心?”

    “我是看你發呆,萬一來個追尾,還不夠添堵,”月餅擺弄著手機,“給南少俠提提神。”

    “DNA優異啊!”我一本正經地科普,“五胡亂華,西晉遷到江南建立東晉,中原士族南遷避難,大多聰慧俊美,後人能不漂亮麽?再江南水汽足,吃得清淡,丫頭長得不水靈那才叫沒理。”

    “看不出挺有研究啊?”月餅揚揚眉毛,“要不南少俠在這兒找個情投意合的丫頭,生幾個大胖子,秦淮河畔洗洗尿布終老一生,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

    “前幾看新聞,馬上放開二胎政策。”

    這麽邊邊聊,兩個多時才挪到秦淮區大石壩街的白鷺賓館,在停車場按照門崗老大爺滿嘴金陵話指揮了十多遍,才把車停端正了,我也冒了一身汗,隻恨沒有自動泊車功能。

    之所以住在這裏,一來賓館名兒取自於金陵白鷺洲,文化氣息頗濃;二來緊靠著夫子廟和秦淮河,行事方便。

    這個時節不是旅遊旺季,房間充裕,估計服務員對我們倆滿腦袋頭發茬子造型起了疑心,捏著身份證對照好幾遍才給房卡。

    拎著行李進屋,頓感寒氣逼人,隻覺得陰冷透進血液凝到骨頭,我打了個激靈:“好重的陰氣!”

    月餅打開空調:“江南沒暖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