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唐朝歲月

十三:蕭李兩家(1/4)

    李銘打探好了一切,決定暫時還是住在小山村為好,明年春天再決定是否在縣城買房子的事情,在回家的道路上,李銘就在思考跨越整個封建王朝,北方遊牧民族和漢朝之間的衝突其實就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衝突,從戰國事情到清朝,都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生態環境與一個民族性格的形成和發展是息息相關的。隻有與當地的生態環境能夠非常融洽相處的文明才能長久地延續下去,才是成功的文明,而遊牧文明正是這樣一種成功的文明。

    相對來說,農耕文明盡管更為發達,卻最終將毀掉生存的根基,因而是一種不可持續的文明,也是一種不算很成功的文明。於是在北方草原上,遊牧文明始終占據了主導地位。

    遊牧指在草原上形成的一種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現代考古發掘逐漸證明,遊牧誕生的時間不會早於公元前1000年。有史可查的最早的遊牧民族是公元前8世紀中葉,分布於阿爾泰山以西西徐亞人,被稱為斯基泰人。

    中國北方遊牧民為了適應高寒幹旱的氣候條件,終年實施嚴格的集體遊動放牧的畜牧業經營方式,這種生產生活方式基於保護稀缺的水資源和可持續輪換使用不同的草場形成的人類智慧和文明。

    遊牧民族指的是以遊牧為主要生產生活方式的民族,但是遊牧民族也並不是居無定所,從中外的史集來看遊牧民族是有隱秘的定居據點的。

    遊牧文化,是幹旱、半幹旱地區先進的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人類文明。遊牧文化是在遊牧生產的基礎上形成的,包括遊牧生活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文學、藝術、宗教、哲學、風俗、習慣等具體要素。

    比如,蒙古遊牧民族形成了自己的習慣法和成文法(成吉思汗法典)。遊牧文化崇拜、依賴、適應大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遊牧社會有和自然相適應的固有機製,遊牧民族有和自然相適應的固有觀念。遊牧是草原畜牧業的最佳選擇。是經過幾千年考驗的、利用草原最經濟、最有效的經營方式。

    在中國北方幹旱草原,幾千年來存在著遊牧族群,他們並非“逐水草而居”,大半年完全靠雪水解決人、畜的飲水,夏天則集體到各個固定的湖泊、河邊生活。

    遊牧民族幾千年來適應了幹旱區的自然狀況,不論冬夏,最多兩周就要搬家,以免過分踐踏蒙古包附近的草皮。

    他們早已適應了脆弱的草原生態環境,並有保護植被和水源的習慣,保護了草原上千種野生植物和幾十種遷徙動物,形成了獨特的遊牧文化,是一種先進的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人類文明。

    遊牧文化崇拜、依賴、適應大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完美的自然環境是畜牧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和基本資源,遊牧業有和自然相適應的固有機製,遊牧民族有和自然相適應的固有觀念。遊牧是草原畜牧業的最佳選擇。是經過幾千年考驗的、利用草原最經濟、最有效的經營方式。

    遊牧是大自然的選擇,是人類與大自然多年磨合適應的結果,也是向大自然,向野生動物學習的結果。草原上的草組成草原,鳥、獸、牲畜聚合成群,草原上的人們同樣具有強大的凝聚力。

    人類由於生存環境的差異,長期從事各自的生產勞動,在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思想意識、文學藝術等方麵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遊牧文化的產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末期。漁獵、采摘、農耕已不適合幹旱氣候,有的被迫南遷,有的從事遊牧畜牧業。世界遊牧民族遍布各大洲幹旱區。蒙古族堅持到今在蒙古草原創造出更為燦爛的文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