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唐朝歲月

十二:砍刀(1/3)

    自從蕭伯和李鐵匠進城之後,李銘有一個多月沒有出門,就在家裏練字,用的都是老秀才留下的筆墨紙硯。

    練字是一個慢活,不是想提高就能迅速提高的,李銘對自己有自知之明的,就是想做到就是自己的字拿出去不是那麽難看!

    風力發電那套東西實在是不靠譜,雖然將風輪安裝在房頂,電線引下來之後,連接到蓄電池上,也就能照明,自己還得盯著!

    如果蓄電池過度蓄電,燒起來怎麽辦!手機早就沒有電了,蓄電池裏麵的電也不能給手機充電,有時候摸摸手機,也算是一種懷念了!

    懷念有電又有網絡的低頭時代!不能用以後就不用了,反正現代化的東西離自己是越來越遠了,忘記才是最好的出路!

    已經到秋天了,需要加衣服了,整個冬天,怎麽過,地處偏僻的小村莊,倒是十分的安全,無論帝國的中心發生什麽事情,都和他無關!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還是把目前的日子過好才算正事!

    不過聽老秀才說過一嘴,年初,當今聖上打算派大臣為各道黜陟大使,到各地視察政情、民情。

    李靖推薦魏征,太宗以魏征“箴觀朕失、不可一日離左右”,而改任李靖、蕭瑀等十三人巡行天下諸道,要求“察長吏賢與不肖,問民間疾苦,敬禮老年,賑濟貧乏,起用久滯之士,俾使臣所至,如朕親臨。”

    這就像後世的巡察組下去巡查一樣,但是功能更大,治吏,還要賑災,還要選拔人才,就像中紀委,組織部,民政部三個部門合在一起的功能。

    但是整個對於富城縣來說,沒有多大的影響,離京都長安太近了,也沒有什麽災情,一個小小的縣城,有什麽人才可以挖掘!

    不過第二件事情,有點意思!

    當今聖上要為太上皇避暑而營建夏宮。就是後世所說的大明宮。可是貞觀九年五月,年界七旬的唐高祖李淵駕崩於長安大安宮寢殿內,大明宮建設隨即中止。

    此次建設時間僅持續半年有餘,按唐代殿堂營作,一般是先備料,後施工,石構件和木材的材質運輸及磚瓦的燒製,都很耗費時間,還要避開農忙季節,且李淵病逝十餘年間,不見有使用大明宮的記載,此次工程無多大建樹。

    在大明宮營造期間,擔任將作大匠一職的人,是聲名顯赫的大畫家閻立本,要是李淵這個老頭能再挺個幾年,估計李銘所搗鼓的刨子就能用於大明宮的建設了!

    不過有點奇怪,一向節儉的李世民怎麽能給太上皇李淵修建夏宮呢,難道朝中魏征這些家夥都沒有直諫?

    李銘心裏想,估計是李家老二覺得自己殺了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又逼著自己老爹讓位,自己心中有愧吧,朝中誰敢就這個事情,駁李老二的麵子,估計誰就要倒黴了。

    不過李老二這個修建夏宮這個設想,他的子孫替他完成了,成為華夏曆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建築,現在陝西西安還有大明宮遺址,非常壯觀!

    雖然朝中大事和李銘關係不大,但是知道一下大事,對於從信息時代過來的人還是有必要的,李老二還是節儉的,老子死了之後,就停止了大明宮的建設,也算是一種明智的選擇,估計還是魏征那幾個家夥勸解的結果!

    在家中實在無事,李銘覺得還是到縣城走走,添置一些衣物,順便看看有什麽書需要買的,各個地方的地方誌還是很有必要看看的!

    再說,秋高氣爽的天氣,也適合到外麵走走!向日葵早就收好了,鄰居們幫忙收的,幾個鄰居打聽,這個東西自己是否能種,李銘當然不介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