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臨床護理1000問

第十七節 兒科護理(4/5)

    727.小兒高熱驚厥緊急處理措施有哪些?

    答:①防止窒息和外傷:立即就地搶救,鬆解患兒衣服,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嘔吐物等,保證氣道通暢;已長牙者上下臼齒間放置牙墊,並將舌輕輕向外牽拉,將紗布放在患兒手中和腋下,防止皮膚摩擦受損,放置床擋,防止墜床;②控製驚厥和高熱:按醫囑給止驚、退熱藥物,並觀察記錄患兒用藥後的反應;在緊急情況下可針刺人中、合穀等穴位止驚;③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預防腦水腫的發生。

    728.小兒高熱驚厥的健康教育有哪些內容?

    答:①根據患兒和家長的接受能力選擇適當的方式向他們講解驚厥的有關知識,指導家長掌握止驚的緊急措施及物理降溫方法;②如發作時要就地搶救,按壓或針刺人中穴,保持鎮靜,不能搖晃或抱患兒往醫院跑,以免加重驚厥或造成機體損傷;③發作緩解時迅速將患兒送往醫院查明原因,防止再發作。

    729.預防小兒腹瀉的方法有哪些?

    答:①提倡母乳喂養;②改進輔食添加的方法;提供幹淨、足量的飲用水;③保證個人衛生,飯前便後要用洗手液洗手(母親做飯前和喂養小兒前要洗手);④建立清潔衛生的廁所;及時處理小兒糞便,保證衛生安全;⑤完成小兒計劃免疫。

    730.如何確定腹瀉患兒第一天的靜脈補液速度?

    答:①取決於脫水程度,原則上應先快後慢;②重度脫水有明顯周圍循環衰竭者應先快速擴容,用等滲含鈉液,按2(總量<300ml)於30~60分鍾內快速靜脈輸入;③累積損失量(扣除擴容液量)在8~12小時內完成,約8~1brh;④補充繼續損失量和生理需要量時速度宜減慢,於12~16小時內補完,約5mlbrkgbrh;⑤吐瀉緩解,可酌情減少補液量或改為口服補液。

    731.肺炎患兒的呼吸道護理措施有哪些?

    答:①及時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必要時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通氣功能;②胸部叩擊、氣道濕化非常重要,有利於痰液的排出;③給予霧化吸入,有助於解除支氣管痙攣和水腫;④分泌物堆積於下呼吸道,經濕化和霧化仍不能排除而使呼吸衰竭加重時,應行氣管插管吸痰。

    732.如何判斷小兒呼吸急促?

    答:嬰兒<2月齡,呼吸≥60次br分;2月~12月以下,呼吸≥50次br分;1~5歲以下,呼吸≥40次br分,可判斷為呼吸急促。

    733.小兒急性呼吸衰竭應用呼吸機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答:①護士應明確使用機械通氣的指征,對患兒及家長做好解釋工作;②專人監護:使用呼吸機的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各項參數是否符合要求,觀察胸部起伏、患兒麵色和周圍循環狀況,注意防止導管脫落、堵塞和可能發生的氣胸等情況;若患兒有自主呼吸,應觀察是否與呼吸機同步,否則應進行調整;③防止繼發感染:做好病室空氣和地麵的消毒,有條件的可設置空氣淨化裝置,以減少病原體汙染開放的氣道,限製探視人數,護士接觸患兒前後應洗手,定期清潔、更換氣管內套管、呼吸機管道、濕化器等物品,霧化液要新鮮配製,做好口腔護理和鼻腔的護理。

    734.小兒行機械通氣時的撤機指征有哪些?

    答:當出現以下指征時,可考慮撤離呼吸機:①患兒病情改善,呼吸循環係統功能穩定;②能夠維持自主呼吸2~3小時以上無異常改變;③吸入50%氧時,PO2>50mmHg(6.7kPa);PCO2<50mmHg;④在間隙指令通氣等輔助通氣條件下,能以較低的通氣條件維持血氣正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