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亂起蕭牆

第二十六回 魏東亭述職走京師 康熙帝北巡獵猛虎(3/5)

    康熙這才品味出來,幾個人意見並不一致,當下也不及細想,隻說了句:“就依熊賜履所奏,叫禮部擬了朕看。”便命眾人跪安。

    隔了一日,康熙的車駕由東直門出京,向北進發。因先有旨意,不許禮部興師動眾地大設鹵簿,所以隻坐了一輛曲柄黃蓋的綠呢暖騾轎車,因穆子煦留京侍衛太子,隻武丹帶了二十多名精悍侍衛簇擁著康熙迤邐而行。太監李德全架了海東青和一幹內監騎馬跟著,索額圖和明珠跟在轎車後聽招呼。魏東亭和高士奇尾隨斷後。這兩個人互知都是康熙的心腹,一個好學謙遜、和藹沉穩,一個滑稽多智、博學廣才,一邊揚鞭行路,一邊相互交談,不多時便相結為友。

    行了四日便出古北口,外邊就是遼闊的蒙古大草原——由此向東,過承德府、涉大淩河、遼河,由淩源,過朝陽、喀拉沁左旗,便可到奉天了。

    康熙生在內地,在紫禁城長大,見慣的是鱗次櫛比的房舍,曲徑幽深的巷道,也曾在京畿山西一帶巡視過,那關內山河,總不免給人一種狹窄、閉塞的感覺。乍出長城,遠近一望,草樹連綿、狐兔競奔,黑水白山間草原一望無際,但覺天高地廣。一陣風吹來,雲動樹搖,白草伏波簌簌作響,真讓人耳目一新!康熙在轎車裏坐不住了,興致勃勃地跳出來,在草地上蹦跳了幾下,孩子似的哈哈笑道:“好啊!春風爽人,美哉!”武丹也笑嗬嗬地說道:“奴才十五年沒來關外了,瞧著真是親切,再過些時嫩草出來,那才真叫美呢!當年奴才在外頭當馬……”他突然不說下去,當“馬賊”畢竟不是件光彩事。康熙卻不理會,接過一個侍衛手中弓箭,一躍縱上了專為他備的大青駒,韁繩一抖輕加一鞭。那馬原出蒙古,久在禦廄形同牢籠,此時見了草原,真是如魚得水,就地撒歡兒兜了個圈子,長嘶一聲狂奔出去。魏東亭雙腿一夾,風馳電掣般趕了過去護駕。十幾隻黃羊,兩隻麅子被他們驚得“呼”地從草叢中躥了出來。康熙大喜,從箭囊中抽出一枝雕花狼牙箭搭上了,扯得滿月一般,“嗖”地射了出去,一隻黃羊“咩”地一聲翻倒在草窩裏,打個滾兒不動了。

    “李德全,放出朕的海東青!”康熙在馬上揚弓大笑,“東亭,你和素倫從北邊繞過去截住這群畜生。武丹,你愣什麽?到西邊堵住——高士奇跟著朕來撿獵物——其餘的到東邊,不要叫它們跑了,嘿!這群畜生!”

    “喳!”眾人高聲笑著答應一聲,散開來圍捉這群沒命奔逃的野牲口。李德全解開縛在臂上的海東青,那猛禽尖嘯一聲雙翅展開,足八尺有餘,直衝雲霄,在天上盤旋一個大圈子俯衝下來,已是按倒了一隻黃羊,伸出鋼鉤一樣的爪子抓住羊頭皮,撲幾下翅,竟提起二十餘丈高!侍衛們歡呼雀躍,齊聲大叫“好!”海東青卻將那羊直摔下來,又去尋捉獵物。

    高士奇白麵書生,幾時見過這種場麵?張嘴哈哈大笑,縱馬緊跟著康熙,一連撿了三隻黃羊搭在馬背上。眼見武丹從西邊又趕回了四五頭嚇昏了頭的黃羊,竟衝自己奔來,高士奇一時手足無措,隻用手指著大叫:“快,快!”康熙眼明手快,幾聲弓弦響,早又倒了兩隻。高士奇眼見一隻黃羊腿上受傷,熬著疼一蹦一跳跑得很慢,高興得跳下馬,也不知哪來的勁,幾個疾步追上,兩手擰住了黃羊耳朵,騎壓在胯下,一邊解了衣帶毫無章法地捆縛,一邊喘籲籲高叫:“皇上,皇上!奴才也逮住一隻!”一抬頭,見康熙飛騎走遠,忙上馬猛追過去。這時,遠處一片聲兒的鼓噪大叫,夾著武丹得意的怪笑——西北兩邊侍衛會合,活捉了那兩頭麅子和兩隻黃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