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教師開始

第五〇五 創新(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等待的就是這句話!

    沈光林終於開始說話了:

    “沒錯,我是學物理的,可能確實不該到你們生物組來參加討論,更別說製定行業發展的方向了,可是,你們生物界有人嗎?有人能夠正確的製定路線圖嗎?

    在坐的各位,有一個算一個,我不能說全部都是無能之輩,但是,隔一個算一個,絕對有不少漏網之魚。”

    沈光林這話可就有點嚴重了,大家聽了心裏非常不舒服。

    “怎麽,你們不服啊?建國到現在也有三十幾年了,各位有過什麽貢獻嗎?有過創新嗎,有過突破嗎,最近幾年呢?是不是從國外期刊雜誌上抄襲一點,翻譯一下,然後回來添補國內空白來了?”

    雖然這樣做的人有不少,但是,請不要說出來嘛,已經有些人開始坐立不安了。

    “當然,在座的各位成果可能也是有一些的。

    但是,到現在為止,大家研究生物多少年了?上午聽人講,有的說十年,有的說二十年,二十年了,優質高產的種子培育出來了嗎?一些國際上主流先進的研究理念跟上了嗎?

    這二十年你們在幹什麽?

    我的實驗室,以我的名字命名怎麽了,我自己找的錢,為什麽不能以我的名字命名?

    我的實驗室隻是偶爾發了一下力,就研究出了抗蟲棉和克隆牛,我驕傲了嗎?

    在我眼裏,大約隻有克隆牛還算是一個科研成果,抗蟲棉可能有點用,但是在科學上也並沒有什麽創新性。

    可是,各位,你們呢,模仿都懶得做嗎?

    ......

    可能,我這麽說的話,一杆子要打死的人太多了。

    咱們生物方麵也是有能人的,也有人做出突出貢獻的,比如,發現青蒿素的屠女士就是一個值得欽佩的人......“

    沈光林憋了一肚子火,越說越多,忍不住就要開地圖炮了,屠先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她到現在呢,什麽還不是呢。

    “青蒿素貢獻最大的是我們彩雲省的羅XX”

    台下立刻有人作出抗議了,這是當年赫赫有名的523工程,官方確認功勞最大的確實不是屠女士。

    沈光林更加無語了。

    “在座的有真正的科研人員嗎?”

    “科研,講究的是什麽,是創新!除了屠女士之外,其他人做的工作是創新嗎?

    我們做的科研工作,有多少是創新的?

    就比如,我們常把兩彈一星放在嘴上,請問,這是創新嗎?原子彈早在1934年就有人提出了,從39年開始嚐試,45年研發成功,這是創新。從這之後呢,其他都隻是模仿。

    創新,是一條從無到有的路。”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