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教師開始

第三十一章 出遊遇情敵(求收藏求推薦)(1/4)

    三月三日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傳統節日上巳節終於到了,這是曲水流觴,遊春踏青的日子。

    也是古代的情人節。

    古代的節日很多,三月下水,七月過橋,九月登山,十二月乘坐紙馬吃著年糕羽化升。

    沈光林為了這一的出行已經準備很久了。

    他要搞一個盛大的無遮大會,哦,不,是燒烤派對。

    為了這次活動,沈光林還專門找到鐵匠鋪打造了一個燒烤爐,還專門弄了一個煎牛肉的平板鍋。

    生活不止是恩恩愛愛鶯鶯燕燕,沈光林還有一堆可愛的學生們呢,要大家一起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班上一共三十人,光牛肉他都準備了二十多斤,剩下的就是些豬肉,雞肉,雞蛋豆腐了。

    青菜?

    不存在的,大家都不愛吃,吃那個咳嗽。

    這個季節想吃很多蔬菜也不現實,現在可沒有菜籃子工程。

    能吃到的時令蔬菜隻有菠菜,而他又不是大力水手。

    這些,學校裏吃菠菜。

    早上菠菜豆腐湯,中午炒菠菜,晚上晚上晚飯自己做。

    當然,隻有沈光林一個人的時候,他就會帶著牛肉去串門,也不隻是去趙哥家,附近的幾位老師家裏他都走遍了,大家也普遍適應了這位喜歡帶著牛肉串門的沈老師。

    出門搞野餐會,飲料自然也是必須的,飲料的選擇麵就有很多了:紅星,牛欄山,79年的長城幹紅,80年的北冰洋肥宅快樂水。

    在這個年代,真想喝8年的拉菲確實做不到,想喝80年的可樂卻可以。

    同學們並不知道,出現在野餐會上的,最奢侈的其實並不是這些酒水飲料,甚至包括那一箱友誼商店購買的可口可樂都算不上名貴,真正名貴的是那堆大阪牛肉。

    大阪牛肉最好的歸宿就是煎牛排。

    在沈光林這裏,薄的叫做牛肉片,厚的才叫牛排。

    都吃煎牛排這是家裏有礦才吃的起的狠角色。

    切一整塊牛肉,煎個七八成熟,配上醬汁,撒上調料,外焦裏嫩,香甜可口,估計這會為同學們形成長久的美食記憶留下深刻的一筆。

    沈光林在宿舍的時候就下廚煎過幾次牛排,至少李蓉和李莉姐妹兩個都好吃。

    尤其李莉,她最喜歡的就是外國人常提起的五成熟,而且還一定要把牛肉片成是牛肋排。

    其實各個部位的牛肉都是有專屬名詞的,並不是隻有牛脊骨那裏才叫牛排。

    宋雨當然也跟著煎牛排好吃,不過她的態度做不得數,隻要是肉她都覺得好吃。

    至於同學們非常希望知道的西式就餐禮儀,不好意思,沈老師自己都不蠻會,並不是不願意教。

    李莉要想學,那且另當別論。

    這一大早,沈光林的自行車全程被征用,除了搬運物品,它的最大功能就是給那些還不會騎車的同學們練手。

    摔壞了怎麽辦?

    再買新的唄。

    為了這次出遊,沈光林也是煞費苦心,他還準備了不少釣魚鉤。

    釣魚鉤簡單,直接用縫衣針燒紅了彎一下就是了,比較難的是魚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