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再造中華

第220章 不再砍預算了(1/3)

            在這個年代想要搞一個煤鐵聯營集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國內的基礎實行太過薄弱了,幾乎一切都要從零開始,一大堆的瑣事讓人看著就頭大……要不那些做大生意的老板怎麽一個個發際線都高聳入雲呢?總有那麽多的禿發事件讓他們大傷腦筋,讓他們吃不香睡不好,發際線想不高都不可能。

    不過李思明並沒有為中國的重工業獻祭自己的發際線的覺悟,他隻是花了一年的時間儲備了一批業務水平相當過硬的管理人才和技術精英,聘請了一批外國專家作為技術顧問,想方設法籌集到足夠的原始資金,再盯緊每一個項目的進展,然後就不打算再管別的事情了。他自認為自己該做的事情都做好了,等著結果就成,如果等不到他想要的結果……

    嗬嗬,正如他所,他砍人比砍預算更拿手。

    這個項目還涉及大量重型機械設備的引進和高級技工人員的招募,這一切中國都不具備,隻能從外國弄回來。按照事先的協議,徐州煤鐵集團的機械設備和高級技工都是從德國引進,至於怎麽引進,該引進哪一些設備,李思明並不插手,都交給那些專業的人員跟德國佬慢慢談,他拍拍屁股,走人了。

    離開徐州之後,他帶著老宋和陳其美跑到了海州。

    海州不是他的地盤,至少現在還不是。不過他竟然把手伸到了宿豫,海洲落入他手中也隻是時間問題而已。現在海州地區不少豪強都人心惶惶,徐州豪強的下場他們都看到了,對李思明的凶殘程度有了充分的了解,現在他們都在防火防盜防李思明。

    但他們很悲催的發現,根本就防不住————這個混蛋早就把手伸到海州來了。

    那座頗為壯觀的磷肥廠,還有礦山上那隆隆轟鳴的采礦機器,以及一車車往磷肥廠運過去的磷礦石就是他把手伸進海州的鐵證。

    最為悲催的是,一些豪強壓根就沒有半點即將大難臨頭的自覺,徐州豪強都已經被連根拔起了,他們居然還在興致勃勃的尋思著該怎樣借李思明的東風,狠狠的發一筆大財。比如發現李思明那個輪肥廠有很多原料要從外國進口之後,這幫豪強居然自動自覺的成立了一個公司,集資興建港口,好讓李思明的原材料進口更加方便一些,自己也順便賺點錢。李思明帶著老宋和陳其美一行人來到海州的時候,正好看到港口處熱火朝,一船船的砂石、混凝土跟不要錢似的砸進去,變成了防波堤、棧橋、碼頭、貨棧、公路,海州豪強們把全副身家都砸了進去,誓要弄出一個設施最先進的港口,跟青島、津別別苗頭!

    老宋有些驚訝:“這幫豪強怎麽這麽自覺?我們都還沒有吱聲呢,他們就想到要幫我們修港口了?”

    李思明:“可能是他們被我的人格魅力吸引,意識到在地裏扒食實在沒有前途,所以投身到了航運這一前景光明的行業中去吧?不得不,他們作出了非常明智的選擇,我很喜歡這些聰明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