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一如

給信徒最好的供養——一九七四年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1/3)

    開山之初,我把朝山會館列入第一期工程中。我認為現代化的佛教應該考慮社會的大眾需要,有良好的食宿環境,信徒才能安心辦道,歡喜來朝山禮佛。

    各位護法、朋友們:大家好!

    一元複始,大地回春。

    佛光山自開山以來,在四季節氣更迭、冬去春來交替中,工程建設不斷地進行,佛教的聖法轉輪亦不停轉動著。“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雖然信眾們都盼望佛光山能加速各項工程的進度,但是,因緣有其成熟的時機,有些事是急不得的。

    由於佛光山具有古典雄偉的建築和幽美景色,自然成為南台灣新興的佛教聖地及觀光景點,近幾年來吸引不少國外人士前來觀光。希望每個來到佛光山的有緣人,在歎為觀止之餘,從這些硬體建築,和各種教育、文化的弘法事業,重新認識正信佛教的根本內涵。

    教人歡喜的是,去年在監察地方機關巡視員丁俊生、林亮雲,以及高雄縣官員、大樹鄉蘇鄉長親自前來參觀佛光山之後,擬請“觀光局”給予協助,將本山正式列入觀光名勝手冊內。同時建議公路局設法把佛光山下彎曲狹窄的道路拓寬,期望便利的交通網,能更方便信眾、遊客前來參拜參訪。

    看見信徒每次來山,連吃住的地方都沒有,心中真是過意不去,因此開山之初,本想將朝山會館的建設列在佛光山第一期工程中。但是當我提議設立一座美輪美奐的食宿建築時,卻沒有多少信徒支持。那時慈惠法師曾對我說:“台灣的信徒根本不懂什麽叫作‘朝山會館’,他們隻希望有殿堂可以拜佛,應該先建大雄寶殿才對。”雖然如此,我認為現代化的佛教應該考慮社會大眾的需要,有良好的食宿環境,信徒才能安心辦道,歡喜來朝山拜佛。

    創建佛光山的辛苦可說是移山倒海,驚天地、泣鬼神,尤其朝山會館的建設過程更是艱辛。因為它與東山之間是一道深溝,將一些山上較高土丘的土推下來,仍然不夠,於是再購買三千多輛卡車的泥石,夜以繼日地堆填。有時深夜大風大雨,為了搶救“泥土”不被雨水衝刷,不知裹了多少棉被、枕頭,才保護住這片好不容易填平的地基。

    為了工程建設能應付一些重要節日的來臨,全山大眾常常出普坡,男眾負責拆卸工程竹架或繁重的搬運;女眾則前去高屏溪取泥沙,用鐵牛車運回山上,供填修放生池石堤或山溝深壑之用。

    值得一提的是,當工程發包後,負責管理財務的人說銀行戶頭裏已無存款,而購買各種建材都需要不少費用,不如暫停工程,等到有足夠經費時,再行興建。我心想不一鼓作氣,若“再而衰,三而竭”,該如何?便指示工程繼續進行。同時親自打電話訂購鋼筋、水泥等建材,並說明會稍延後付款。建材商也都全力支持,先交付材料,不使工程中輟。不可思議的,各方捐款竟很快地跟著源源而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