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一如

為佛教培育僧才——一九六七年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2/3)

    聽到大僧正這番話,好似對我打了一支強心劑般,讓我知道對佛教教育一路的堅持,雖然辛苦,卻都是值得的。更欣慰的是替台灣佛教留住一點小小的麵子。

    教育代表文化,中國幾千年的曆史文化,深受佛教思想的影響,錢穆博士主張恢複中國固有文化,他常研讀《六祖壇經》,也認為佛教經典在中國文化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因此,宣揚佛教教義,正是當今社會所急需,而栽培弘法人才更屬迫切了。

    佛教本來注重福慧雙修,行解並重,若有福無慧、有行無解,則如瞎子走在懸崖之路,危險至極。而今有許多佛門弟子或行為詭異,或兼修雜學,或轉入外道,或崇拜鬼神,或始勤終懈,甚至有不知教主是誰?如此怪象,皆因平時不讀三藏經論,也不聽經說法。長此以往,佛教之大患,不在外力壓迫,而在內學空虛,欲救此弊,唯有興辦僧伽教育。譬如點燈,一盞燈能照明暗室,燈燈相照,明明無盡,這才是釜底抽薪的根本辦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希望的是開花結果。壽山寺聳立在布滿五顏六色霓虹燈的高雄市區,雖是鬧中取靜的世外桃源,然而車水馬龍的喧鬧,行人的嘈雜,畢竟不是理想的讀書環境。壽山佛學院開創之初,限於環境的狹窄,隻招收女青年,沒有達到兩序大眾平等的教育。

    為了替徒眾與信眾建立未來慧命安身之處,我開始積極物色建寺之地。雖然林務局局長沈家銘先生熱心引介許多公家土地,我總覺得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是身為國民最基本的能為國家奉獻的機會,不宜藉公地之便而建寺。

    為尋找一處兼具教育文化的現代道場,在眾多信徒熱心協助之下,看中了大貝湖附近一處麵積約二公頃的土地。為了買這塊地,慈莊法師、吳慈蓉(慈容法師)、蕭碧霞居士等,還把他們共有的“佛教文化服務處”的房子變賣,得款一百五十萬元來支援購地。就在錢湊齊準備簽約時,依嚴法師無心的一句話:“大貝湖是觀光勝地,我們在那裏建寺,應該沾光不少,遊客一定會順道來參觀、禮佛”,就因為這番話,情勢來個大轉變,我毅然放棄在此購地建寺的計劃。中國四大菩薩的道場,為何能吸引中外人士前往朝聖禮拜?我希望這新建的叢林道場,不是沾名勝風光而順道一遊,而是能讓全世界佛教徒專程來訪!

    當這大貝湖建寺叫停之際,一對越南華僑夫婦急於還債,將原本為辦學的高雄縣大樹鄉麻竹園十幾甲山坡地變賣求售。有時會覺得因緣的安排如此恰巧,冥冥之中,這窮鄉僻壤似乎隱藏著未來佛光理想村的藍圖。俗語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隻是單純地想幫助這對夫婦解決眼前的危機,另一方麵也想到偏壤之地,較能杜絕名聞利養,而專注於教育的弘法工作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