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其心:星雲大師談處世和讀書

古籍故事(2/4)

    不要看表麵

    孔子在陳蔡被困時,七天沒有進食,顏回設法弄了些米熬粥,就在快熟的時候,孔子瞥見顏回偷吃鍋中稀飯,待他送稀飯給孔子時,孔子就故意說道:“我剛才睡著了,夢見已死的父親,我吃完飯後,再送給他吃。”

    顏回知道孔子所指,解釋道:“剛才有煤灰掉入鍋中,如果把沾有煤灰的稀飯扔掉太可惜,隻好把表麵髒的一層吃掉。”

    孔子感歎地說:“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眼睛不可信;我應該依恃自己的心,可是自己的心不足恃,學生們記住,要想了解一個人是多麽不容易啊!”

    是“石”非“瓦”

    宋代,石曼卿學士出遊報寧寺,侍從不留心,使馬受到驚嚇,馬背上的石曼卿因此摔了下來。

    隨從的人大罵,誰知石曼卿隻是溫和地握著馬鞭,對隨從的人說:“好在我是‘石’學士,如果是‘瓦’學士的話,豈不要摔破了?”

    一句幽默的話、一些和善的語言,這就是禪的生活了。

    知音難尋

    清朝左宗棠身體非常肥胖,有一個大肚子,常常喜歡在茶餘飯後捧著自己的肚子,自得地說:“我不辜負我的肚子,我的肚子也不辜負我。”

    有一天,他問左右的人:“你們知道我肚子裏裝的都是些什麽嗎?”

    “有十萬甲兵。”

    “有滿腹經綸。”

    “有包羅萬象。”

    部下們七嘴八舌想盡力討好這位將軍,但都被左宗棠搖頭否決,這時有一個小兵卻大聲說道:“將軍肚裏裝的全是‘馬絆筋’(牛吃的草)。”

    左宗棠一聽,大樂,拍著桌子說:“對!就是這個答案。”並將小兵升了官。

    牛能任重道遠,左宗棠一向以牛比喻自己,說他肚裏全是草,正合乎他是牛的心意,難怪要升小兵的官。

    人與人相交,貴在相知。史上多少舍身賣命的例子,都隻為“知音”罷了。

    紀曉嵐的機智

    清朝的名臣紀曉嵐才華橫溢、文思敏捷,並且性格詼諧,經常語出驚人,妙趣橫生,而盛名於當時。

    紀曉嵐中進士後,受到乾隆皇帝的賞識,當上了侍讀學士。有一天,皇上遲到,紀曉嵐就對另一侍讀學士說:“老頭子怎麽還不來?”誰知乾隆皇帝剛好聽到這句話,龍心不悅地問道:“誰在說話?‘老頭子’三字如何解釋?”侍讀學士們嚇得趕緊俯伏於地,不敢出聲。紀曉嵐卻從容地脫帽,跪答道:“臣認為萬壽無疆便是‘老’,萬民之主是為‘頭’,天為母地便是‘子’。”

    皇上聽到這無懈可擊的回答,不禁轉慍為喜,把手一揮道:“好了,開始讀書吧!”一個人能有靈思巧慧,多麽可貴。

    像大海一樣

    子路問孔子:“管仲是怎麽樣的人?”

    孔子回答:“是仁者。”

    子路又問:“管仲曾想說服齊襄公施政而沒有被接受,是辯才不夠;襄公死後,輔佐公子糾卻無法得到齊君之位,是能力不足;隻身逃出齊國,連累家族而不悲傷,是沒有慈孝之心;在魯國淪為階下囚而不覺慚愧,是沒有羞恥之心;回到齊國出仕當年的仇敵齊桓公,是不忠;召忽為公子糾守節自殺,管仲不死,是不仁,缺失這麽多,老師怎麽稱他是仁者?”

    孔子說:“管仲說服不了襄公,那是襄公沒眼光;輔佐公子糾不成,那是時運不濟;家族殘破而不悲傷,那是豁達知命;身為囚徒而不慚愧,那是自省後的坦坦蕩蕩;出仕昔日的仇敵,那是知道權衡事情的輕重緩急;召忽殉死而管仲不從,那是因為召忽的才幹平平,不死也隻是個敗戰的囚虜,殉死反而可以成為名揚天下的守節之臣。管仲是才堪治理天下的王佐之才,怎麽能拘泥於小節而置天下萬民於不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