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民”與教民

第二節 義和團政治意識的走向(6)(1/2)

    五、鄉村民族主義

    義和團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是十分濃重的,可能說在團民的觀念世界中排在首位。他們要的是“上能保國,中能安民,下能保身。”對民族、國家的情感與對鄉族的情感摻合在了一起。我們可以把這種情感和觀念稱為鄉村民族主義。前麵講過,義和團對官吏是踞傲不遜的,但他們真正摧辱的官吏,不是疑為裏通外國的“漢奸”、“二毛子”,就是貪官汙吏和臨陣逃脫的怕死鬼,義和團乩語:“你問吾,吾問雖(誰)?十個官九個肥,盜入內,不拿賊,放走了瞞願(埋怨)雖(誰)?”以及有的揭帖指名道姓地叱責奕勖、李鴻章等朝廷重臣是“通番賣國者”,還有將袁世凱畫成爬在洋人後麵之大烏龜的。我們不能要求農民象曆史學家那樣去評判某一個政治人物的曆史作用,但他們所表現的對官僚們的屈辱外交以至開門揖盜,放棄對民族、國家責任的憤慨,則閃現了樸素的民族精神。八國聯軍入侵,一位道員從天津逃出,至靜海碰上了義和團,團民痛斥之:“呼!役夫!汝食皇家之祿,不思盡忠報國,抵禦洋人,洎(咱)老子目中實在看不慣此種屍位素餐之輩也。”罵的是官,表達的卻是對民族、國家的感情。對在乎“盡忠報國”的義和團來說,他們眼中的朝廷與國家的份量是不一樣的,後者顯然要重一些。據說天津義和團首領張德成說過這樣的話:“皇上和太後,還有我們的大首領端王爺在庇護我們,但要是清朝廷不再幫我們,不站在我們一邊,那你們就得明白,我們就推翻朝廷,拯救中華黎民,免遭洋鬼子蹂躪。”京郊各地街巷上貼有義和團揭帖,其中有“皇上私通外國,必殺無赦”的字樣。這裏可能有載漪等人的暗中鼓動。但連皇上“私通外國”都要“殺無赦”,可見義和團心目中國家份量之重,當時的懷來縣縣令吳永後來回憶說,當他接到西太後與光緒逃出京城的消息,準備接駕時,曾遭到義和團的痛斥:“他們皆已逃走,何配稱為太後、皇上!”隻要太後與皇上放棄了守土衛國之責,義和團就不賣他們帳,並非與載漪等一個口吻:隻反皇帝不反太後。

    正因為在朝廷與國家之間,義和團政治行為的主要指向是後者,所以他們的宣傳品中不時地透露出對國事的關心,尤其是對近代以來國家遭受到列強侵略、喪權辱國現實的焦慮。一些意味著國家與民族恥辱的新政治名詞,諸如“和約”、“賠款”、“稅則”、“通商口岸”等等概念也出現在義和團那些充斥神秘迷霧或直抒政治情懷的揭帖告白裏,比如對那些喪權辱國的“和約”,義和團揭帖有:“最恨和約,一誤至今,割地賠款,害國殃民。上行下效兮,奸鬼道伸。”表達了義和團對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的切齒痛恨。在運動期間,還有義和團宣稱紅燈照能騰空飛升“遠赴東洋,索還讓地並償還二萬萬之款。”雖然事情是虛假的,卻反映出義和團對《馬關條約》的了解,和捍衛國家權益,挽回損失的願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