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民”與教民

第一節 忠義觀念與國家框架(1/3)

    中國農民很早就有國家的概念,因為在實際生活中,自西周領主製崩潰以後,一般農民成為國家的編戶齊民(這個過程有曲折),必須與國家政權發生關係,而不象西歐和日本的中世紀那樣,存在具有完全或部分行政司法權的領主隔在中間。在中國曆史上,貴族、紳士與地主對農民擁有各種形式不等的權利,但從總體上講,農民還是國家的主要和直接的賦稅承擔者和國家機器的內容(軍隊)。封建地主階級雖然是國家的統治階級,但農民的狀況如果太慘,戶口損失過大,變成豪強地主的蔭戶,那麽國家賴以維係的基礎也就動搖了。所以國之本在民,從這個意義上講,民本思想隻是一種國家的政治策略。

    中國農民對於國家的最實際的認知,是通過具體的完糧納稅服徭役來實現的。無論樂意不樂意,“國課早完”畢竟已成為農民心目中一項不可抹煞的義務理念,就象殺人償命、借債還錢一樣理所當然。諸如“犯法事情再不做,錢糧早上米先完”;“封納錢糧馬匹”,“凡所打典停當”的理念,被編成歌詞,印成課本,在底層社會廣泛流傳。即使是“天高皇帝遠”的“潑婦刁民”,有膽量抗稅抗糧者,私下也懷有強烈的非法感。這時,國家概念是附著於“國課”之上的。為什麽要完國課呢?因為農民歸屬於國家,國家是一座江山,有土地有人民,農民也是屬於江山之上的。中國的土地是私有的,但也是國家的,對農民來說,完國稅就象種誰的地給誰交租一樣的道理。所以,在這個層次上,農民眼中的國家是個比較含混的概念,既是個秩序權力的中心,又是“苛政”與“良政”的發生地,同時還是一大塊土地的所有者。

    從另一方麵說,各種小傳統文化要素又在不斷地向農民滲透以國為家的理念。農民雖然不明白什麽叫做專製主義,但他們知道“國家”是有姓氏的。戲曲講古代故事,雖然誇張而走形,但也告訴了農民朝代興衰更迭的事實。農民因而知道了某個具體年代,“國”是屬於“老劉家”(漢)、“老李家”(唐)、“老趙家”(宋)、“老朱家”(明)的。清代的滿人姓氏太繁複,農民記不住,隻好代之以“清家”。任何朝代的農民都十分清楚自己身處和身屬何姓氏之國,“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情況多半在文人幻想的烏托邦裏存在。誰當皇帝,國就姓誰家的姓,而且皇帝自己也有爺娘老子,兒女親戚,什麽駙馬爺和國舅爺之類,也可以說“國”就是屬於這麽一大堆沾“皇”字邊的人群的私有物。在民間戲曲裏,皇帝偏信奸臣(一般是皇親國戚)是因為向著自己家裏的緣故,而忠臣良將為國出力,就象雇工為地主幹活一樣,口口聲聲是為“人家的江山”賣命。忠臣救國乃至“救駕”之前,有時竟要討足了“封”才幹。

    就農民自身利益而言,這種有姓氏的國家,姓誰的姓都是一樣的,隻要不換得太勤(時局動蕩),隻要不竭澤而漁,有太多的苛政與暴政,誰掌國都無所謂。顯然,農民如果持這種政治態度,統治者是不會高興的。所以,他們總是從宗法製度出發,鼓勵人們以家的認知來認識國。由於中國農村社會血緣宗法製度的性質,統治者的這種努力並沒有白費。農民心目中的“國”的確是與“家”聯係在一起的。俗語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國家,國家,沒國就沒家”,以及“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之類,說明農民是以家的輪廓來想象國的,國也就是放大了的家。在家中,當家主事者為父,在國中當家主事者則為君。皇帝往往以“天下父”自居,而農民也時常以“皇帝老子”視之。隻可惜,皇帝隻有“天下父”的輪廓,卻缺少“天下父”的實質。民間戲曲裏的大奸臣,位高權重,身份卻是皇帝的老丈人(有個女兒給皇帝做西宮--小老婆)。皇帝的丈人舅子不出現則已,一出台就難免倚權仗勢胡作非為,攪得天下一團糟,民不聊生。這表現上是抨擊奸臣,實際卻是攻擊皇帝的行為不端--寵小老婆,慣丈人舅子(這是鄉間為父者的失德行為)。不過也暗含著希冀皇帝擔起“天下父”職責的意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