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民”與教民

第五節 習武之風(1/3)

    從學術界到一般社會輿論,北人好武已經成為共識。胡樸安的《中華全國風俗誌》中稱山東“民間子弟,間習騎射,尚義勇”。稱山西則“俗尚武藝,風聲氣習,自昔而然”。直隸“尚武之風,冬日閑暇,則群聚公益局之把式廠,習練拳藝,春則棄幹戈而講農事矣。”現今流傳下來的拳術流派,如少林拳、大小紅拳、梅花拳、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等上百種,大部分起源於北方。清朝律例明令禁止民間武師授徒傳藝,但是效果不大,拳師們照樣傳藝收徒,並於集市廟會公開演練,流行直魯交界的梅花拳至清末已傳至十幾代,中間的佼佼者還中過武舉,當過朝廷的武官。早在乾隆年間,地方官就注意到了,“惟東省學習拳棒風氣已久,故有義合拳、紅拳等名目。”到了1898年,山東巡撫張汝梅向朝廷奏報:“直東交界各州縣,地處邊疆,民強好武,平居多習為拳技,各保身家,守望相助,傳習既眾,流播遂遠。豫、晉、江蘇等省,亦即轉相傳授,聲氣廣通。”在山東、直隸,山西、河南的一些地區,幾乎村村習武,家家練拳。據美國學者周錫瑞(Joseph W.Esherick)研究,魯西北、魯西地區由於習武之風甚盛,以致該地區的武舉人數要多於其他地區。“由於一些縣(特別是州治和省城)有大量的文武舉人,所以這兩者的比例能最好地說明當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傾向。我們發現,魯西武舉和文舉的比例總是高於山東全省的平均數字。從1851年到1900年,魯西北武、文舉的比例是1.22:1,魯西南是2.38:1,而整個山東則僅為0.57∶1。”又據國內學者陳振江的研究,直隸滄州、南皮、靜海一帶武風甚熾,其中八極門、大陸合門、唐拳、太祖門、燕青門、戳腳、迷蹤、招掛、形意等武術流派,人才輩出,技藝高超。其中滄州是有清一代的“武林聖地”,而靜海縣獨流鎮的武術也獨樹一幟,獨流武術自乾隆到清末民初二百餘年長盛不衰,其中昆侖派合一門通臂拳二十四式天下獨步,先後湧現了李登弟、李登善、戚光、任向榮、劉玉春、張景元等武林高手。

    農民習武的目的有三:一是為了健身強體。山東荏平縣杜家沙窩曾當過義和團的楊端修老人說:“朱紅燈來咱這裏以前,咱這裏就練拳了,練拳是為了使渾身靈活,有勁。”這種目的古今一理,中國武術確有很強的健身功能,莊稼人需要有副好身板,所以要練武。但是,武術畢竟不是健身操,它流行的背後還有其他很實際的需要,就如陳振江所說,練武“小者護身,大者防守鄉裏,抵禦盜賊。”1986-1987年中日學者聯合調查時,山東荏平杠子李莊的老農艾明寶也說:“為了護身防匪,俺村有練武的習慣,俺三爺爺叫艾修德,會武術,當時他們十幾個年青人練拳,冬閑季節的夜間,結夥到村北常莊去學拳,常莊離後李有18裏地,當夜打來回。”護身與防匪從大麵上看差不多,其實還是有區別的,因為護身(自衛身家),所要防備(威脅)的對象,不止是匪,還有械鬥的外村人,有了武藝,也能保障自己和家人不受同村人欺負。練武的第三個目的是可以增加謀生機會,陳振江的研究指出,清末社會動蕩,增加了為有錢人看家護院及押保鏢的職業需求,武藝精湛者無疑多了一種謀生的渠道。宋景詩在未造反前,就經常為人家保家護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