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三百二十八章 豪邁之氣在胸中升騰而出(2/2)

    張居正接過一看,洋洋灑灑千言,要辦的事是要複張佳胤、查誌隆原職。沉吟片刻,道:“此本不上了。刑部勘問安慶兵變的奏本發下沒有?”

    姚曠眼明手快又心思細密,早把發下的刑部奏本與高拱的奏稿放在一起了,張居正接過,瀏覽一眼,提筆擬票:“此事既已審勘明白,張佳胤著回任,查誌隆著吏部照原職另行委補。”擬畢,交姚曠一並封交收本處。

    呷了口茶,張居正暗忖:要發出一個訊號,穩定人心。這樣想著,遂提筆給張佳胤修書:

    自公在廊署時,仆已知公。頻年引薦,實出鄙意。不知者乃謂仆因前宰之推用為介,誤矣!天下之賢,與天下用之,何必出於己。且仆與前宰素厚,頃者不恤百口為之昭雪。區區用舍之間,又何足為嫌哉!

    蔡人即吾人,況前宰非蔡人,而公又吾人也。何嫌、何疑之有?願努力勳名,以副素望。

    尚未落款,忽有秉筆太監王臻傳旨:皇上即於平台召見張老先生。

    平台召見,非禮儀性的,多半是皇上有重大軍國政務要垂詢。張居正早已成竹在胸,一路北行,穩步穿過後左門,來到雲台。抬眼一看,盤龍禦座雖已設下,卻不見儀仗擺列,正納悶間,馮保從乾清門邁著碎步走了過來。

    “張老先生,來來來!”馮保慌慌張張地向張居正招手,又一指雲台門,示意他過去,“張老先生,高胡子終於滾蛋了,首相你來做。”

    張居正不悅,暗忖:首相的位置,豈是你一個閹人給的?但他不露聲色,抱拳道:“還要仰仗印公奧援。”

    “張老先生,”馮保小眼睛滴溜溜地轉著,“刻下主少國疑,中外對逐高胡子怕也多有非議,待會兒你就向萬歲爺建言,以太後臨朝穩定時局,如何?”

    “印公,此事我也頗費周章,先和錢塘相公通氣,再向禮部兩堂官吹風,可……”張居正歎息一聲,“阻力甚大,錢塘相公誓言要屍諫!”他作出無奈狀,又重重吸了口氣,“此時若提出臨朝稱製,恐不惟不能穩定時局,怕還要火上澆油,誰能掌控?”又補充道,“不過兩宮並尊一事,我已和禮部說定,不會有礙,不日即可呈上。”

    馮保眨巴著眼睛,思忖著。太後臨朝本是他為誘使李貴妃逐高拱而臨時起意,李貴妃也是半推半就,甚或猶猶豫豫,今目的已達,馮保也不願再節外生枝,便曖昧地一笑道:“嘿嘿,張老先生,此事咱去和娘娘圓場,但你要事事想著娘娘,讓她老人家高興!”言畢,向內一揚下頜,“不說了不說了,咱這就請萬歲爺出來。”

    須臾,手持劍戟的內侍昂然而來,黃羅傘和禦扇徐徐而出,儀仗擺列停當,馮保引著皇上升座,張居正躬身肅立旁側,待皇上坐定,即上前跪拜叩首。

    皇上吸溜了一下鼻子,道:“皇考屢稱先生忠臣。”

    張居正暗想:皇考眼裏,高拱才是大忠臣,我隻能做他順馴的副手。這樣想著,一時竟不知做何答,隻是叩首道:“謝皇上!”

    皇上從袖中掏出一張紙條,看了一眼,抬頭道:“罷了高拱,元輔張先生來做。”

    “謝皇上!”張居正又叩首道,“方今要務,在守祖宗舊製,不必紛更。臣當為祖宗遵憲,不敢臆更;當為國家惜才,不敢私用。”

    “辛苦先生!”皇上稚氣地說了一句,隨即提高聲調道,“賜宴!”

    張居正再叩首間,皇上滑下禦座,在內侍簇擁下沿禦道而去。聽著禦靴“橐槖”之聲漸小,張居正這才起身,望著皇上的背影,心中暗想:一個孩子,一個閹人,一個女人,不難對付!頓時,豪邁之氣在胸中升騰而出,他攥緊雙拳,邁開大步,昂首往會極門走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