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三百零六章 小心被人利用(2/2)

    張居正有些尷尬。當年他上此本,把宗室驕恣列為首弊,實有所指,乃是曾經在少年時代將其祖父虐酒致死的遼王。四年前,遼王被廢為庶人,圈禁鳳陽高牆,他的仇已報,如今高拱遽然提到,讓他頗感局促,隻得苦笑道:“宗室事太棘手,不敢思之,思之頭疼!”突然一挑眉毛,“河南宗室為天下之最,周王府祿米卻能保證,不知可否為他省借鑒。”

    高拱道:“河南僅親王就達七府,郡王八十餘。親王以周王為最早,乃太祖第五子。從國初至今,僅周王子孫即達四千餘。宗室祿米供給自是一大難題,地方倒是想了些法子。李邦珍巡撫河南時,建言將卒後無子除封的南陵王遺產一半免其解京,留為補充周王府祿米之用。去歲,敝縣知縣匡鐸擢升兵科給事中,他知與敝縣相鄰的鈞州是原徽王府邸所在,而徽王早在二十年前已因不法被廢,王府群牧所改為鈞州千戶所,駐軍千餘,卻也無事可幹,遂建言將此千戶所並入開封宣武衛,密縣、新鄭原輸該千戶所納額糧改解省藩庫,充為宗室祿糧。這兩例,都是特殊情形,不便推廣。”他一欠身,突然提高了聲調,“似這般挖東牆補西牆,也不是辦法!需謀根本之策!”

    “根本之策?”高儀驚訝地問,“新鄭何所指?”

    “不妨以周邸為例。”高拱道,“我年輕時在開封求學十餘載,加之嶽父在周王府做過事,對周邸事略知一二。第一代周王可謂是醫學家,所撰《保生餘錄》、《袖珍方》,被翻刻了不知多少次,若是布衣百姓,憑此也可養家糊口。第二代周王擅書,寫有《東書堂帖》行世,也足以養家糊口吧?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改改宗室不能參與士農工商四業的規矩,讓他們盡可能自食其力。”

    高儀反駁道:“一旦改變宗室不得參與士農工商四業的祖製,經商也好、做官也罷,誰能與之爭勝?與其這樣,不如維持原狀。”

    高拱順著自己的思路,繼續說:“再比如,宗人府可否實體化?推賢親王掌之,代皇上管理天下宗室。”

    “新鄭!”高儀突然大聲打斷高拱,“還是不必說這些了吧!”

    高拱看著高儀,仿佛不認識他似的,又轉臉看了看張居正,卻見他低頭沉吟著,看來這二人是指望不上了,遂決斷道:“茲事體大,擬旨:著禮部行劄天下王府,請其各抒己見,限期報部。我輩也要多方訪谘,務必啃下這根硬骨頭,立一代章程!”

    午飯後,高拱看見高儀正往自己的朝房走,向他招了招手,待高儀近前,笑著問:“南宇,適才議宗室事,你怎麽像變了個人似的?”

    “新鄭啊,宗室的事,不觸及為好。”高儀勸道。

    “為何?”高拱一瞪眼,不滿地問。

    “祖製如此,誰敢輕變?”高儀一臉愁容道,“況此何時,偏要議這等事!小心被人利用!”

    高拱一撇嘴,鼻孔發出“哼”的一聲,轉身進了朝房。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