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三百零五章 幾百官兵閉城大噪(2/2)

    張佳胤聞此大驚,顧不得吃飯,帶著親兵夜趣潛山,差人連夜到安慶傳令:“軍門旦夕至,官兵人等,倶不得妄動,須靜聽軍門處分。”

    與此同時,南京兵部尚書王之誥,也接到了查誌隆的稟報,火速派兵前往彈壓。張誌學本無心鬧大,接到巡撫張佳胤的檄牌,就自動解散了。張佳胤已趕到了銅陵,在江麵官船上與來自南京的一千餘官軍會合,下令將張誌學等人械逮南京勘問。

    王之誥接到羽書,八百裏加急向朝廷呈去塘報,又給高拱投書,請示處置辦法。

    高拱剛把廣東巡撫彈劾侯必登一事處分停當,一看王之誥的書函,得知安慶衛指揮張誌學,因與知府有隙,竟率部卒四百餘,閉城大噪,圍困府衙,三日始散,不覺又驚又氣,說了聲“這還了得!”便提筆給王之誥回書:

    蓋自振武之變,朝廷法度不行,以致惡類效尤,跳梁不息。今是何時,敢尚如此!須先將有罪各官並各軍舍拿獲待命,庶臨時不敢疏虞。殲厥渠魁,脅從罔治。戡亂之道,古今如此。隻在處置得宜,以伸國威,靖地方。即以號令天下,使從今知有朝廷之法,亦是一機也。惟行之速而密焉,斯善矣!

    次日早,高拱一到內閣,在回廊裏便聽高聲問:“南京兵部塘報何在?”

    內閣接本書辦跑過來稟報:“已送張閣老。”

    高拱即知必是王之誥也有書給張居正,張居正一早就把塘報拿去閱看,也就不再著急。待三閣臣中堂會揖,張居正先把南京兵部的塘報讀了一遍。

    “此事,當重治不貸!”高拱一拍書案,怒氣衝衝地說,“不必兵部題覆,擬旨:械張誌學等至京鞫治!”

    高儀道:“新鄭,與以往兵變相比,安慶這件事,委實算不得大事,在南京勘問足矣,不必逮京了吧?”

    高拱眼一瞪,道:“不成!非逮京不可!”

    “讚成!”張居正接言道,“自昔嘉靖初年,連有大同叛卒之變,不能正法;爾後,遂有遼東兵變,又不能正法;遂有山西兵變,又不能正法;遂有振武兵變,還是不能正法!而今安慶兵變作矣,假使此前有一次處置得宜,則國威有在,人知所懲,安得複有今日之事?!”

    “能不能正法與是不是逮京勘問,沒有關係吧?”高儀堅持說。

    “所謂不能正法者,非不行法也。”高拱道,“彼時也有叛卒受刑者,可真正罪魁禍首,卻逍遙法外,隻是找幾個齷齪之流做替罪羊以圖了事。此非叛卒知之,天下人無不知之。正因如此,惡類敢效尤矣!今是何時,尚敢如此!絕不能圖了事而襲故套。要拿京來問,查個水落石出,看看到底是怎麽回事,無論涉及到誰,必一查到底,不惟嚴懲責任者,還要以此為鏡,堵塞漏洞,杜絕此類事再次發生!”他又一拍書案,高聲道,“我當國,絕不允許此類事再現!”

    見高拱與張居正怒氣衝衝,一唱一和,高儀不再說話。張居正照高拱所示,提筆擬旨。寫畢,交書辦收走,又拿起一份文牘,隻看了一眼,歎息道:“唉,又是一件惱人的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