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家還容你做下去嗎(2/2)

    魏學曾苦笑一聲,不接話茬。

    高拱沉吟片刻,道:“惟貫,有些話本不該說,不過你是佐銓大員,說也無妨。張叔大也很賞識子維,他若上緊回來,我和叔大商,薦他入閣。他入閣,從中調和,局麵或許會緩和些。是以他的辭呈不能準,明日即題覆,就說事已白,宜遵旨速赴任。”他一揚手,“好了,這事不再說了。”

    魏學曾見高拱一臉疲憊,堅毅中透著幾分無奈,不覺一陣酸楚,卻又不知如何勸慰,低頭沉默著。

    高拱起身,在室內踱步,邊道:“惟貫,時下邊患無憂,當大修內治。你做過巡撫,有兩件事,要你幫我畫策。”他伸出食指,“第一樁,緝盜安民。梁夢龍是幹才吧?他出撫山東,我幾次致函給他,敦促此事,可迄今未見明顯成效,我又給新任巡撫修書,除了海運,就是這樁事;梁夢龍轉任河南,我給他的答書,還是這樁事。看來靠書函這個法子不行,得立規矩。”

    魏學曾道:“這是件大事。容學曾斟酌,擇日再稟。”

    “多找些在府縣做過的官員訪谘。”高拱說著,又伸出中指,“再一樁,就是戶部改製。時下裁革冗員、整飭吏治,各環節大體都立了規矩,就連鹽政、馬政也已大破常套重新定製,惟戶部改製未做。”

    “戶部改製?”魏學曾驚問。

    “恤商惠民,戶部至關重要。理財,王政之要務。後世因腐儒君子不言利謬種流傳,竟視理財官為濁官!如今戶部官勞倍於人,然必俸資倍於人而後方得升遷,其升遷出路又劣,官場譏之為‘錢糧衙門出身’;戶部如此,各省轉運司更甚。錢糧衙門,國用民生所係,蓋重任也。官此者,若貪墨,誅之可也,不然,都是國家的官員,為何劣視之?因此之故,有誌之士,不樂就此。若不幸到了錢糧衙門為官,一個個誌奪氣沮,務支吾了事,徒積日月以待遷,而經製之略,置之不講,不複聞有善理財者矣!理財無人,國用日蹙,而民生乃益困。是以戶部不改製,無以足國用而厚民生。”

    魏學曾歎道:“喔呀,這也是大事,當審慎,不的,必是沸沸揚揚,朝廷無寧日。”

    “此事早該做,隻是一時顧不上,必在年內著手。”高拱以堅定的語氣道,“這兩件事,倶關乎國計民生,非做不可!把這兩件事做成了,清丈田畝之事方可鋪開。”

    魏學曾心想,人家還容你做下去嗎?此何時,玄翁竟無一絲危機感!他不便明言,隻好側麵提醒一句:“玄翁,曾省吾撫川詔書已下。”

    “發文憑,限他一個月內到任!”高拱露出厭惡的神情。

    “不知張閣老會做何想。”魏學曾試探著說。

    “給他加兵部侍郎、副都禦史,並沒有貶他的意思。”高拱不以為然地說,“還有何說的?他借曹大埜之口,罵我奸惡過於秦檜、嚴嵩,我若真像他所說,輕者讓他滾蛋,重者其命難保。此事,我做不出來嘛!讓他到四川去建功立業,不要把生命浪費在搬弄是非、構陷離間大臣上,朝廷也可少些是非,集中精力做事。他曾省吾若能像殷正茂、張學顏那般作出名堂來,我照樣升他的官!”

    魏學曾不語,暗忖:玄翁太自負,想事情又未免太簡單了。你這麽想,人家可未必這麽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